日前,港交所披露,河北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河北资产”)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冲击港股上市。建银国际、山证国际为联席保荐人。河北资产是河北省唯一一家具备批量收购及处置金融不良资产资质的机构。若成功上市,河北资产成为内地第一家在港交所上市的地方资产管理公司(AMC)。
从上市情况来看,在A股市场上,当前仅海德股份持有AMC牌照专营不良资产处置;在港股市场上,只有中国信达和中信金融资产两家全国性AMC成功上市,地方AMC尚无成功登陆港股的先例。
河北资产成立于2015年11月24日,是河北省政府批准成立的国有企业。2015年12月9日,中国银保监会公布名单,河北资产成为河北省内第一家具有批量收购、处置金融不良资产资格的地方资产管理公司,作为地方金融组织接受河北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监管。
截至本次提交上市申请,河北资产的控股股东为河北建设投资集团,持股比例达56.5%,第二大股东有4家,分别为河北港口集团有限公司、河北航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开滦汇金发展有限公司、河钢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均为9.2%。截至2024年末,河北资产的资产规模为75.56亿元。
根据灼识咨询报告,河北资产以2024年新收购不良资产的原始价值计在河北省排名第二,市场份额为24.4%;以2024年自中小银行新收购的不良资产原始价值计,在河北省所有不良资产管理公司中排名第一,市场份额为47.2%。2022年、2023年及2024年该公司的不良资产经营收入分别为人民币4.24亿元、人民币2.22亿元及人民币5.12亿元。
招股书显示,该公司的主要业务线包括不良资产收购处置、不良资产收购重组、不良资产托管和与不良资产相关的咨询顾问业务。而不良资产经营收入、咨询与托管服务收入是河北资产的主要收益来源。申请书显示,河北资产的不良资产经营收入包括处置类不良资产和重组类不良资产,两类收入的合计营收占比近三年均在99%以上。
业绩方面,2024年,河北资产的不良资产经营收入同比增长130%,为5.12亿元,并实现利润2.04亿元。不过,在2023年,河北资产的不良资产经营收入仅有2.22亿元,同比下降了48%,并产生-2.33亿的公允价值变动,导致当年最终亏损1.45亿元。
联合资信在相关报告中指出,业务转型进度不一加剧了不良资产行业竞争格局分化,行业形成“金字塔”结构,头部5家地方AMC总资产规模占行业40%以上,而尾部机构濒临边缘化。在此背景下,河北资产冲击港股上市,能否成功以及对地方AMC行业又将带来怎样的影响,值得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