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到2027年,脑机接口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初步建立先进的技术体系、产业体系和标准体系。
《意见》还明确,到2030年,脑机接口产业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培育2至3家有全球影响力的领军企业和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生态,综合实力迈入世界前列,打造2至3个产业发展集聚区,开拓一批新场景、新模式、新业态。
这是在国家层面首次系统部署脑机接口产业发展战略,明确将脑机接口定位为“生命科学和信息科学融合发展的前沿技术”及“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重要领域”。
为保障目标实现,《意见》推出系统性支撑举措,明确加强基础软硬件攻关、打造高性能产品、推动技术成果应用、壮大创新主体、提升产业支撑能力等五大重点任务,细化17项具体举措。
技术攻坚是产业发展重中之重。《意见》提出,从创新基于光、电、磁、超声、化学的新型脑信号传感器,研发高性能、超低功耗脑信号处理芯片,超低功耗、高速率、高可靠的通信芯片,并构建专用操作系统和通用软件平台,加强基础软硬件攻关。
同时,《意见》提出植入式设备,非植入设备,辅助设备三类产品的发展路径。完善深部脑刺激器、人工耳蜗等成熟产品,推动非植入设备量产迭代,并与头盔、头显、耳机等消费电子产品融合,研发辅助生理信号设备,加强多模态信号融合。
为推动技术成果应用,《意见》要求,要打通行业应用壁垒,加快创新成果落地,支持检测评估机构发展,建立产品测试规范。
与此同时,《意见》还明确了脑机产业发展策略,包括培育优势企业,推动组建产业创新联合体;凝聚产学研各界优势力量,提升脑机接口关键共性技术供给能力;同时,打造产业优势集聚区,以推动产业链上下游集聚发展。
此外,需建立脑机接口技术标准体系并建立数据治理框架,构建技术创新和科技伦理协调发展,优化人才培养。
在保障机制方面,《意见》要求,强化中央科技委领导下多部门协同与央地联动;加强政策支持,实施“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专项;同时,深化国际合作与市场开拓。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脑机接口产业链主要包括上游基础硬件、中游脑机接口系统、下游场景应用三大环节。该《意见》为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指明了发展方向和路径,随着脑机接口产业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其市场需求将持续提升。
根据赛迪顾问的研究数据,2024年中国脑机接口市场规模为32.0亿元,增长率为18.8%。预计到2028年,中国脑机接口市场规模将达到61.4亿元,2024年至2028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17.7%。
自8月7日《意见》发布后,脑机接口概念集体拉升。东方财富数据显示,截至8月7日收盘,脑机接口板块上涨1.84%。(文/实习生 杨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