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网 8月26日,百望股份(6657.HK)举行2025年中期业绩发布会。
百望股份此前发布的财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百望股份实现营业收入3.476亿元,同比增长23.5%,其中AI相关业务收入达到6086万元,占总收入的17.5%;同期净利润为360万元,调整后净利润为460万元。
百望股份CEO付英波表示, AI 智能体业务快速放量,将成为百望股份新的增长引擎。他表示,越通用的AI越难落地,越聚焦于具体场景的AI越能释放价值。百望股份提出的路径是:通过行业智能体打造“企业智能体MCP(Model-Context-Process)。
付英波透露,过去的半年里,公司将整体业务划分为核心业务与AI业务两大象限,在核心业务中缩减了低毛利的数字精准营销业务。
这一业务结构的变化与百望股份掌舵人的判断密切相关。在今年7月的战略会议上,百望股份创始人、董事长陈杰提出,“DI驱动”与“国际化”是公司未来的双轮战略。
百望股份方面表示,所谓双轮战略是指:一方面,公司将在国内持续打造深度垂直的行业智能体矩阵,为大型企业提供AI定制化方案和算力一体机,为中小企业提供云化订阅服务;另一方面,依托Tax Swift MCP平台,加速出海。
目前,在百望股份内部,各业务部门采取“挂图作战”的方式推进新战略实施,AI、全球化、盈利成为公司转型的重点。
付英波表示,今年半年时间,公司已投入千万级的研发资源用于AI研发。“目前,百望的整个研发体系已全面拥抱AI,以AI为导向。”
他还表示,今年上半年,公司已先后和智能体生态的部分底层芯片厂商;上游的算法厂商、云计算厂商;场景厂商进行战略合作。
付英波说,今年下半年,公司会与合作伙伴陆续推出合作产品。“这些产品的推出会持续推进百望股份在AI领域的商业化落地与发展进程。”同时,他表示,今年下半年,公司希望在上述业务的新解决方案AI驱动占比将超过30%,并将资源重点投入风险合规等高价值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