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发现没有?同样事情,不同的人去做,往往有不同的结果。
这并非是能力不足,而是心态上的差距。
有的人做事时,首先看到的是困难,总是这样对自己说:“我做不到的”“这件事太难了”“我不如别人”……心态上的消极,也导致做事上陷入“无动力”的困境。
而有的人,即使所做的事情千难万难,但他心态非常积极,认为“我可以的”“就算暂时做不到,只要努力,也一定会做的”。积极的自我暗示,让他迸发出强大的能量。
为什么会这样?其实这正是心理学中“心理暗示”的具体体现。它们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我们的情绪、行为,甚至决定着我们的人生轨迹。
今天为大家分享一个心理学概念:皮格马利翁效应。
01 自我暗示,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力量
什么是皮格马利翁效应?这个心理学效应源于一个十分浪漫的古希腊故事:
传说,古希腊有一个国王叫皮格马利翁,酷爱雕塑。
有一天他用象牙雕塑出一位美丽动人的少女,并深深地爱上她,希望她真的“变成活人”。
日复一日,国王的痴情感动了爱神阿芙洛狄忒,当他像往常一样凝视着雕塑的时候,发现她真的变成一个少女向自己走过来。
最后,国王和这个少女结为夫妻,两人恩爱地度过一生。
皮格马利翁效应,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人期望什么,就会得到什么。很多时候,如果我们充满信心地去期待某种结果,那结果就很有可能会跟预期的一样。
我再讲个故事,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由于兵力不足,需要征召一批军人。
美国政府决定将关在监狱里的犯人训练之后,当作正规军使用,并且承诺,如果他们可以建立军功,战后就可以免除牢狱之苦。
进行训练的三个月中,美国政府派了几位心理学专家对犯人进行战前动员。心理学家没有对他们进行过多说教,只是要求他们每周给家人写一封信,信的内容统一:在狱中表现良好,认真接受教育改造。
三个月后,这群犯人兵开赴前线,专家要求他们在给家人的信中写明自己在军队中服从指挥、在战场上敢打敢拼。
结果,当这批犯人真和敌军正面对战时,他们的表现毫不逊色于正规军。他们的所作所为,就像自己在信中说的那样。
你看,这就是心理暗示的力量。
生活中有很多类似现象,比如工作中,经常被领导批评“无能”“愚蠢”的员工,即使本身很有天赋,但是这种长期的心理暗示,会让他们在潜意识中认为自己根本完不成这件事,最后的结果十有八九便是失败。
而与之相反的,当遇到一件困难的事情时,如果我们告诉自己“其实,没有那么困难”“这点儿小事,我肯定能解决”……那么,最后的结果往往会如我们所愿。
心理学家马尔兹说:“我们的神经系统特别蠢,你用肉眼看到一件事时,你觉得它是一件喜悦的事情,神经便会给出喜悦的反应;你觉得它是一件忧愁的事情,神经便会给出忧愁的反应。”
简单地说,就是你期望什么,就会得到什么。只要你能够满怀自信地为自己所想而奋斗,最后一定能顺利完成目标。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无论面对什么样的情况,你都应该遵从那些积极、正面的暗示,保持一种乐观的心理状态。
当你习惯性对自己说“很好”“不错”“会好起来的”这类话时,会形成正向反馈,进而在具体行为上产生积极的变化,从而取得异乎寻常的进步。
02 如何正确运用“皮格马利翁效应”?
自我暗示,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力量。那么如何在生活中正确运用“皮格马利翁效应”呢?这里给你3个建议:
1.心中要有积极的期待
首先,你的先努力要有积极的期待。如果没有积极的期待,就很难获得积极的结果。
如果你所相信的事物是正面的、积极的,你就会找到更多能够支持这个信念的正面信息和证据,从而使你变得更加积极乐观。
因此,无论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你都要给自己正向的心理暗示,对自己要有积极的期待。
这个“积极的期待”还必须要简洁、直接、明了,以便进行自我暗示时,能简明扼要、直接有效。
比如,在工作中,你期望自己提升工作效率,不能只说 “要更高效工作”,而应具体为 “本月我要将完成任务的平均时间缩短 10%”。
明确且可衡量的期望,能使自己精准发力,也便于评估是否达成。
2.合理的心理暗示
这一点也是很重要的。心中的暗示应该是合理的,可以完成的。
如果心理考量与现实情况完全不搭边,比如“我先挣他一个亿”,这样不切实际的暗示不仅无助于目标的达成,反而会因最后达不到目标而产生心理落差,给自己徒增伤悲,打击自信心。
再比如,你是一位演讲恐惧者,那你不能暗示自己立刻能在大型会议上侃侃而谈。合理的期望可以是,在接下来的一周内,你能够在小型聚会中主动发言一次。
在设定期望时,你要对自己给予积极心理暗示“我可以的,我拥有独特的想法,这些想法在小型聚会上分享,大家一定会被我吸引,这对我克服演讲恐惧是很好的开端。”
这种明确的期望搭配合理的心理暗示,让你清楚努力的方向,正确重新审视自己的能力,为积极自我认知的建立奠定基础。
3.积极行动
再多的暗示,没有行动就成了空想。目标实现的过程中肯定会遭遇不同程度的困难,这时候,一定要在暗示的力量下坚持下去,不停想象自己成功时的情景。
另外还要给自己定好小目标,规划好进度,捕捉微小进步并及时反馈,在一点一滴的积累中,慢慢走向成功。
比如,在运动训练中,你原本只能坚持跑步 10 分钟,当能坚持 12 分钟时,你可告诉自己说 “我今天多坚持了 2 分钟,这是非常棒的进步,说明我的耐力在提升”。
及时反馈能让你持续感受到努力的价值。但是,反馈不能空洞,要具体指出自己好在哪里。
最后,我想说,真诚热切的期望,能够产生奇迹。永远不要低估自我暗示的力量。正向的暗示,积极的行动,才是改变一个人最好的方式。
作者:杨怡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杨博士说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