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依赖进口到制定规则 国货品牌兔头妈妈的防蛀技术突围战

2025-09-20 19:16

2025年9月20日,中国迎来第37个全国爱牙日,今年主题“口腔健康,全身健康”的宣传渐次展开,而一份关乎中国儿童口腔健康的数据依然刺痛着公众神经——《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显示,我国5岁儿童乳牙龋患率高达70.9%,12岁儿童恒牙龋患率达34.5%。 

对照《“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2030年12岁儿童患龋率控制在25%以内”的目标,还尚有距离。 

但一场由国货品牌主导的儿童防蛀技术革命,正悄然改写着这一局面。 

9月20日,兔头妈妈品牌上线首支纪录片,以真实镜头记录三年“死磕”奥拉氟防蛀技术的研发历程。 

一场技术突围 

“孩子刚上幼儿园,牙齿就黑了好几颗,换了好几款牙膏都没用。”在杭州某社区口腔义诊现场,一位家长的焦虑道出了千万家庭的共同困扰。儿童龋齿高发的背后,除了饮食习惯、口腔护理意识不足等因素,防蛀技术的局限也是关键瓶颈。 

长期以来,全球防蛀牙膏市场中,奥拉氟因优异的延展性和长效防护能力被视为“氟中黄金”,但其核心合成技术一直被欧洲三家企业垄断,国内品牌只能依赖进口原料,不仅面临涨价、断供风险,更在技术迭代上处处受制。 

此前,兔头妈妈也深陷这份“被动”。2018年这家国货品牌成立之初,就以“分龄洗护”理念打开市场;2021年首次引进欧洲奥拉氟原料,次年上线首款奥拉氟儿童防蛀牙膏,凭借将牙膏“分龄分剂量”的精细化设计赢得了家长的认可。 

但随着业务扩张,奥拉氟原料技术受制于人的困境逐渐凸显:想与欧洲原料企业探讨技术合作,却遭遇半年以上的冷遇;进口原料价格逐年上涨,压缩产品利润空间。“卡脖子”困境不仅制约了企业发展,更阻碍了国家口腔健康战略的落地效率。 

没有这些数据,就无法精准控制产品质量,也没办法进一步优化防蛀效果。当时,国内市场上的奥拉氟牙膏只能依赖进口,为了降低成本,部分企业将奥拉氟微量添加或概念性添加,导致防蛀效果大打折扣;还有企业用普通氟化钠冒充奥拉氟,利用国内牙膏中含氟检测标准空白混淆消费者。不仅未能解决儿童龋齿难题,更引发消费者对这一技术的信任危机。 

“靠进口原料做产品,永远走不出‘被动挨打’的局面;不攻克技术和标准问题,儿童防蛀就是一句空话。”2023 年的一次内部会议上,兔头妈妈团队正式决定启动自研创新。彼时该品牌牙膏已稳居细分市场头部,但为突破核心技术壁垒,团队仍选择“死磕”奥拉氟核心技术。 

可这条自研之路,一开始就布满荆棘。没有现成的合成资料,兔头妈妈团队只能从有机化学基础原理入手;找不到可参考的检测方法,就联合江南大学、浙江省质量检测科学研究院等科研机构反复试验;研发资金投入从千万到上亿,仅研发中心建设就耗费了近亿元,按照CNAS标准建设,在行业普遍追求“短平快”的当下,这样的投入显得多少有些“不合时宜”。

最困难的时候,公司的研发团队连续三个月泡在实验室,每天做上百次实验,只为确定一个反应条件。为保证产品效果,兔头妈妈的研发团队几乎拜访了市场上能接触到的所有制药公司,寻找行业内有机合成方面的专业“大咖”,破解奥拉氟的国产化“密码”。 

2024年7月,实验室传来了突破性消息:兔头妈妈首次自主合成出纯度达98%的奥拉氟原料,较进口产品纯度更高。据中检院、微谱第三方权威机构公开检测结果显示,再矿化能力是进口原料的3倍;抗酸蚀效果提升5倍;更关键的是抑菌性能——针对龋齿主要致病菌变异链球菌的测试表明,与进口奥拉氟相比,自研奥拉氟对变异链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降低94% 。 

2025年1月,兔头妈妈正式推出新一代高纯奥拉氟儿童防蛀牙膏,上市首月销量突破50万支。 

与此同时,企业围绕核心技术申报的多项专利成功获批,包括“奥拉氟及其相关组分的检测方法”“奥拉氟合成制备方法”等,其中奥拉氟的检测方法更是填补了国内行业空白。 

从打破技术垄断到构建行业标准,从产品创新到坚守长期价值,兔头妈妈用两年时间,交出了一份属于国货品牌的“破局答卷”,也让行业看到,儿童防蛀不再是单纯的商业命题,更是一份长期主义的责任担当。 

打造一把“精准秤” 

“一款宣称含奥拉氟的儿童牙膏,到底加了多少有效成分?家长怎么判断防蛀效果?”在兔头妈妈研发中心的实验室里,研发负责人拿着一份检测报告,向团队抛出了这个行业难题。 

这也点出了此前奥拉氟产品的核心痛点。由于国内缺乏针对奥拉氟的专项检测标准,仅能检测氟离子总量,无法区分奥拉氟与其他氟化物,也给“概念包装”留下了空间。 

由于行业标准缺失,市场上奥拉氟牙膏的原料添加并无规范可循——国内现行标准仅对氟化物总含量检测有要求,这就导致两种乱象:一是部分产品仅添加微量奥拉氟,根本无法发挥防蛀作用,还让消费者误以为奥拉氟本身无效;二是有些产品甚至不添加奥拉氟,却借着“氟含量达标”的检测结果宣称是奥拉氟牙膏,严重扰乱市场秩序。 

面对市场和行业陷入“劣币驱逐良币”的困境。兔头妈妈深刻意识到,单一企业的技术突破不足以改变行业生态,唯有推动标准共建,才能为儿童防蛀领域筑起“品质防线”。 

在自主合成奥拉氟的同时,兔头妈妈同步开展检测方法研发,最终成功攻克“奥拉氟及其相关组分的检测”难题,相关技术获得发明专利。随后,该品牌将检测方法专利面向行业公开。今年6月,在“中国儿童口腔健康与防蛀技术研讨会”上,由兔头妈妈主导,浙江省质量检测科学研究院、黑龙江轻工科学研究院等机构共同提出的《牙膏中奥拉氟含量测定方法》团体标准完成立项,成为国内针对奥拉氟的专项检测标准,相当于给奥拉氟牙膏装上了一把“精准秤”,它不仅填补了行业空白,更推动奥拉氟市场从低水平的“低价竞争”转向高质量的“技术竞争”,为儿童防蛀产品的品质提升筑牢了基础。

在自主合成奥拉氟、攻克检测难题的双重支撑下,这家国货品牌的奥拉氟防蛀牙膏迅速赢得市场认可。兔头妈妈推出的高纯奥拉氟防蛀牙膏,除核心成分的技术优势外,还延续了品牌一贯的分龄护理理念,产品通过400余项安全检测,标准远超国家要求,更创新采用天然水果萃取物替代香精、糖精,解决了传统儿童牙膏“辣口”问题导致孩子抗拒刷牙的痛点。 

与传统工艺相比,升级后的牙膏能够实现儿童牙釉质28天内硬度提升42.96%、抑菌率达 99.9%、抗酸蚀能力提升65.8%,还拥有12小时长效防蛀认证。今年年初,兔头妈妈牙膏与《哪吒 2》联名,成功在春节市场掀起热潮。 

除了技术与产品层面的持续推进,兔头妈妈还通过公益实践传递品牌温度,其中“三年守护计划”就展现了该品牌公益的长效性。2023年起,兔头妈妈与浙江湖州埭溪镇上强小学达成合作,每年为该校1600名学生捐赠口腔护理用品,每半年开展一次义诊,持续跟踪记录孩子们的口腔健康变化。此外,截至2025年9月,兔头妈妈已携手中国牙病防治基金会“山中雏菊 筑梦同行”关爱儿童口腔健康公益项目,在全国20个省份的近百所学校开展公益活动,捐赠口腔护理用品价值超500万元,惠及近15万名儿童。

从2018年成立时探索“分龄洗护”,到2025年成为国内儿童防蛀领域的技术标杆,兔头妈妈用7年时间,走出了一条“技术驱动、标准共建、公益护航”的发展之路。这条路上,有技术攻关的艰辛,有市场竞争的压力,也有公益实践的感动,但始终不变的,是品牌“让每个中国孩子拥有零蛀牙童年”的初心。 

兔头妈妈这支纪录片,以《和防蛀较劲的她们》为命名,而“较劲”本就是研发匠心的一种。兔头妈妈的研发还在继续,将从奥拉氟研究到开发新的氟化物,正如片尾所说,真正改变行业的不是一个配方而是对爱与科学的持续追问。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供参考、交流,不构成任何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