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预告,国新办将于9月22日(星期一)下午3时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请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局局长朱鹤新介绍“十四五”时期金融业发展成就,并答记者问。值得注意的是,这将是金融监管部门一把手继今年5月7日在国新办介绍“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定市场稳预期”后,再次集体亮相,而资本市场发展预计将成为核心议题之一。
回顾过去一年,资本市场在政策引导下经历了深刻变革。2024年9月24日,同样规格的发布会上,监管层系统阐述了“提升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和“强化投资者回报”的新监管理念。这一年来,A股市场从估值修复到业绩驱动,完成了一次重要的范式转换。
从稳定市场到建设长效机制
363天内的三次高级别发布会,将清晰展现资本市场政策重心的迁移轨迹。
2024年9月24日的发布会处于资本市场关键时期。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联合出台一揽子金融政策。
央行层面,创设两大全新货币政策工具:一是“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首期额度5000亿元,允许非银机构以低流动性资产抵押换取高流动性国债或央票,盘活存量资产,激励其参与市场稳定;二是“股票回购增持专项再贷款”,首期额度3000亿元,通过“先贷再借”机制引导商业银行向上市公司或股东提供优惠贷款,支持股票回购与增持,遵循市场化原则避免道德风险。
证监会层面,聚焦长期资金入市与并购重组改革,即将发布《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和《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具体措施包括丰富权益类基金产品、降低费率、优化考核机制等,以促进“长钱长投”和市场活跃度。
金融监管总局层面,推动金融资产投资公司扩大股权投资试点范围至18个城市,放宽表内投资比例限制(从4%提至10%),优化长周期考核,强化银行体系对创业投资的支持力度。
今年5月的第二次发布会进一步细化政策工具。央行宣布了降准降息、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新工具等十项措施;金融监管总局将于近期推出稳楼市、稳股市、稳外贸等八项增量政策;证监会围绕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激发市场活力、强化市场功能出台了系列举措。
本次发布会则将站在新的高度,系统总结“十四五”期间资本市场改革成就。市场预期,监管层将展示五年来资本市场在基础制度建设、市场结构优化和服务实体经济等方面取得的实质性进展。
从量变到质变的结构性转变
与政策演进同步的是资本市场的实质性变化。自2024年9月以来,A股市场完成了一次重要的价值重估。
市场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9月19日,上证指数报收3820.09点,较2024年9月24日收盘2863.13点,上涨33.42%。更重要的是,市场驱动逻辑发生了根本转变,从政策预期驱动转向业绩增长驱动。
“十四五”期间,资本市场迎来了一系列制度性突破。全面注册制改革平稳落地。IPO审核效率显著提升,上市标准更加多元化,不同发展阶段、不同业态的企业都能找到适合的上市路径。今年5月19日,在深交所2025全球投资者大会上,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李明透露,2024年以来新上市公司中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超九成,全市场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市值占比超四成。
交易制度持续优化。做市商制度扩展至创业板,衍生品市场产品体系更加丰富,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取得新突破。对外开放迈出新步伐。“跨境理财通”优化扩容,互联互通机制持续拓展,A股在国际指数中的权重稳步提升。
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市场预计本次发布会将释放资本市场下一步改革发展的重要信号。
市场关注点可能集中在几个方面:如何进一步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强化分红回购的约束激励机制;如何优化交易机制,提升市场流动性和稳定性;以及如何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更好服务科技创新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过去一年,资本市场完成了从政策护航到价值重构的重要转变。三次发布会见证了政策重心的迁移,也记录了市场生态的改善。从稳定市场到建设长效机制,从关注短期波动到着力长期发展,资本市场的政策框架已经更加成熟、更加定型。这种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为市场提供了宝贵的确定性。站在“十四五”收官的新起点,资本市场正朝着更加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方向稳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