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网 据经济日报,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联合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团队深度联创的农业科学发现大模型发布系统升级。该模型继今年6月在华为全球开发者大会上首次发布后,进一步实现了能力集成跃升,中枢意图识别,多智能体交互,任务自主规划等功能优化,有效推动了农业生物育种从“经验试错”迈向“智能创制”新范式。
据悉,本次升级聚焦五大核心能力提升,深度赋能农业科研创新与育种产业化应用。知识库规模实现提升,由100万+篇扩展至超200万篇+全文文献,为农业科学研究提供更高质量、更全面知识底座;数据覆盖范围显著扩增,由30余个物种提升至超50个核心物种,数据总量超百亿条,为深度挖掘优异基因资源提供了坚实的数据基础;平台整合了超100种专业分析工具与预测模型,优化了多智能体对工具和模型的自主调用与编排流程;提升了全流程数智化育种模块性能,支持多维度基因功能预测与位点精准设计,可实现了目标性状的定向改良;将智能育种能力延伸至种植管理环节,面向大田生产中的实际需求,增加品种筛选、长势评估、病虫害识别等功能模块。
升级后的农业科学发现大模型进一步融合自然语言交互能力,面向基因挖掘、性状预测、方案设计等场景,支持“零代码” 自然语言分析。经初步测算,在关键研发环节中,科研人员的效率可提升10倍左右。同时,模型支持全景研发方案智能规划,依托多智能体协同与自动任务分解,可在约24小时内完成超千步骤的计算与设计模拟,相关环节效率提升可达90%以上,为农业科研提供高效、可溯源、可复制的智能系统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