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深化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应用 助力基础教育扩优提质

2025-09-25 09:50

教育观察

经济观察网讯 据教育部网站,西藏自治区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将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深度应用作为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通过系统设计、平台融合、资源建设、应用指导等举措,推动国家平台在全区实现全域、全员、全过程深度应用,全面释放平台效能,为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注入强劲数字动能。

抓好系统设计,夯实应用根基。印发《西藏自治区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深化应用试点工作方案》《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应用工作的通知》,明确阶段战略目标,建立“月报进展、季度调度、年度考核”的三级工作机制,层层压实责任,让平台应用推广有章可循、有序发力,将国家平台深度应用纳入全区中小学数字校园达标验收核心指标,作为衡量学校信息化发展水平的关键标尺。筹措自治区智慧教育平台及数字校园升级改造专项资金,支撑“校校通高速网络、班班配智能终端、师生人人用平台”的基础环境建设,全区中小学互联网接入率、多媒体教室覆盖率均达100%,为平台全域深度应用奠定基础。召开全区教育数字化暨国家平台全域应用试点工作推进会,构建“自治区统筹规划、地市协调推进、学校落地实施”的三级联动机制,各地市相继召开区域推进会,压力层层传导,形成上下一心、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确保平台应用部署精准落地。

深化资源共建,赋能教学提质。聚焦新课标、新教材及民族地区教学实际需求,加大具有西藏特色的优质数字资源开发与供给力度,联合上线“西藏地方与祖国关系史档案文献线上展”等融合文博、档案、生态元素的精品数字资源,通过数字化手段生动展现西藏与祖国血脉相连的历史脉络。推动“西藏教育珠峰旗云平台”与“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全面实现用户通、资源通、应用通、数据通,师生单点登录即可无缝获取11万余条国家平台资源,构建起纵向贯通、横向协同的教育数字化应用生态。建立“三阶九环”资源建设机制,通过征集阶段(需求调研—任务分配—资源创作)、评审阶段(初筛—专家评审—优化完善)、应用阶段(试点应用—效果评估—迭代更新),遴选出近千件自治区级优质课程资源,丰富本地化教学资源库。依托资源共建成果,形成“备课先查平台、上课善用资源”教学习惯,教师借助优质数字资源,教学设计更鲜活、课堂互动更高效,推动中小学教育数字化水平整体跃升,智慧教育新生态加速成型,切实以资源共享赋能教学质量提升。

依托专家团队,加强应用指导。组建“西藏珠峰旗云专家指导团队”,首批确立15所试点学校,开展平台应用实践探索,通过定期活动、规范流程、互鉴共进、深度融合,有效提升工作规范性和时效性。试点学校教师平台使用率达到100%,教师借助平台资源、利用九大应用场景等优化教学设计、创新课堂互动,积累可复制的“以平台赋能教学”宝贵经验。多元活动深化应用,通过组织示范课引领、教学竞赛打磨、专项培训提升、优秀案例展播交流等系列活动,强力推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资源与工具融入教师日常备课、授课、教研全环节。教师巧用平台资源丰富教学素材、借鉴优秀课例优化教学方法、依托教研工具开展协同教研,持续拓展课堂教学、自主学习、教研协同的创新路径,不断完善教学模式,发挥平台公共服务效能,助力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拓展团队覆盖范围,组建20支地市级专家指导团队,深耕区域教学实际,凝练典型应用案例,培育引领实践的骨干应用教师,推动平台深度服务教育教学,从局部试点迈向全域教学质量提升,构建智慧教育赋能教学高质量提升的全新格局。

聚焦应用实效,彰显提质成果。依托平台海量优质教案、教学素材一键可达等优势,推动教师教学模式深度变革,汲取多元教学思路,将跨区域优质教学设计融入课堂,借助虚拟实验、情景动画等资源,让抽象知识直观呈现,让知识传递更具感染力,推动课堂从教的课堂向学的课堂转变。重塑教师成长路径,开展“最美个人空间”“教学竞赛”等展示交流活动,推动优质案例传播,加快互学互鉴,通过开展“三送”服务(送培到县、送教到校、送技到人),针对性补齐教师数字化教学短板,使教师熟练运用平台数字技术备课、学情分析等功能,构建起“实践、学习、创新”的职业发展新范式。从试点突破到全域覆盖,平台应用成效持续显现,根据区域间数据对比,曾经的应用薄弱地区,经精准帮扶后资源下载量显著提升,课堂教学创新案例频出;全区教师认证率达99.68%,师生平台访问量、资源使用率稳步上扬,从资源共享迈向提质共进,绘就全域教学提质的崭新图景。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供参考、交流,不构成任何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