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网 据证券时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邹澜9月25日在首届香港固定收益及货币论坛发表主旨演讲时表示,近年来,在内地与香港各方共同努力下,中国债券市场健康快速发展,债券市场的国际影响力和吸引力显著提升。他同时强调,中国债券市场仍有较大的开放潜力与空间;将加快推进落地人民币国债期货在港上市。
当前,中国债券净融资规模占社会融资总规模的比重,已由5年前的30%左右跃升至40%以上。债券交易更加活跃,国债的年换手率由5年前的2.4上升至3.8,投资者类型日益丰富,各类创新产品及交易机制也得到广泛应用,市场深度、广度持续提升。
截至2025年8月末,中国债券市场余额192万亿元,位居世界第二。邹澜介绍,今年前8个月中国债券发行规模已超59万亿元,同比增长14%,债券净融资11.8万亿元,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的44.5%,是实体经济融资的第二大渠道。
从收益率看,中国债券的短期与长期收益率、名义与实际收益率均位居全球前列。“在全球高通胀背景下,剔除通货膨胀因素,人民币债券的实际收益率仍然相对较高,为全球人民币持有者提供了一个非常不错的保值增值途径。”
从避险属性看,人民币债券具有较高的分散化投资价值,人民币债券收益与七国集团(G7)、其他新兴经济体的债券收益相关性较低。
从流动性看,人民币债券交易活跃,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等利率债,全年平均换手率接近4倍,最活跃券的年度换手率接近150倍。利率债的报价价差也显著缩窄,与发达国家市场基本在同一水平。
邹澜透露,央行正在推动中国内地债券成为香港及全球市场广泛接受的合格担保品,如支持香港货币当局接受内地债券用作人民币流动性资金安排的合资格抵押品,用作“互换通”及香港场外结算公司(OTCC)各类衍生品业务的保证金等。
邹澜表示,近期央行将支持各类境外机构投资者在中国债券市场开展债券回购业务;扩充“互换通”报价商队伍;会同相关部门在香港市场提供更多离岸人民币国债等高信用等级人民币资产;加快推进落地人民币国债期货在港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