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 关注
2025-09-26 20:14
在进入晋华宫国家矿山公园井下探秘游之前,游客需要换上防静电服、雨靴,收好所有通信设备,严格戴好安全帽,如果想要拍照打卡则需要租赁专用防爆手机。
“因为这是由废弃矿井改造而成,井下仍然有瓦斯气体。”晋华宫导游表示。
游客全副武装后,需要坐在铁皮车厢里,沿着铁轨前进400米,来到位于地下156米深处的原晋华宫煤矿3号巷道。巷道全长2.5公里,设有煤矿生产设备展览、生产方式展览等内容。
这里原本是同煤集团(现晋能控股)的晋华宫矿,有晋华宫小井、马武山小井、晋华宫大井、南山井4个井口,1956年即开始投产。挖了半个世纪之后,晋华宫矿面临资源缩减、开采难度增大、成本增加等问题,2004年开始改建井下探秘游项目,并在2012年正式开业,2013年6月晋华宫国家矿山公园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
由于在下井之前需要做好安全防护,且井下由于安全限制导致游客容量不高,每到旅游旺季晋华宫井下游项目都会爆满。
这些游客大多是专门来云冈石窟游玩,“顺道”来一趟距云冈石窟一河之隔的晋华宫。
这是山西煤炭转型的典型样本。其背后,是煤炭产业格局调整后,山西省煤炭企业正在探索将煤炭利润重新投资到文旅产业,进行矿山修复和再利用,寻找新的增长点。
从煤炭工人到讲解员
“从煤矿工人转型成为导游之后,从‘社恐’变成了‘社牛’。”湘裕古堡讲解员田丰表示。
2024年,田丰从鹏飞集团一名煤矿工人选择转到鹏飞集团投资开发的湘裕古堡景区,成为一名讲解员。
鹏飞集团文旅负责人贾浩伟介绍,鹏飞集团已经成立三十多年,很多所属煤矿在未来15年之内会陆续枯竭,必须考虑未来产业问题;此外公司总部孝义地区曾出现过地表沉降问题,需要进行生态修复;沁水地区文旅资源丰富,有湘裕古堡、柳氏民居等一批此前并没有得到有效开发的资源。
2021年,鹏飞集团拥有了柳氏民居,2023年又收购了湘裕古堡,后续也托管了沁水区域内的历山风景区和太行洪谷。
湘裕古堡是沁水县湘裕村的村办煤矿受整合政策影响,濒临关闭之时为破解村集体经济收入难题,由村集体自筹2600万元建立的旅游景点。
鹏飞集团接管后,通过煤炭产业利润支持以及扩容游客中心、延伸产品体系等工作,正在打造5A级旅游景区。
由于该地地处农村,劳动力短缺,招工困难,鹏飞集团安排在煤矿内部选拔组建管理团队,并通过煤矿工人转岗保证劳动力。
目前该文旅项目共吸纳就业130余人,其中50%左右来自煤矿,同时由煤矿内部职工、文工团等保障重要节庆期间大量临时用工需求。
文旅行业的工作条件,要远高于井下作业。但目前煤炭工人尤其是一线煤炭工人对于转岗文旅项目积极性较低。
2022年,山西省煤炭采选行业及其间接就业人数接近428万人,而山西省常住人口仅为3445万人,也即每不到十个山西人,就有一个人跟煤炭打交道。
在山西,煤炭工人因为工资高、福利好且大部分有编制,在人们眼中是一份好职业。
2025年中国企业500强中,山西上榜10家企业,前五名企业分别是晋能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山西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山西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潞安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和山西鹏飞集团有限公司。除山西建设,其余企业均以煤炭为主。
由于山西煤矿以井下煤矿为主,一线煤炭工人需要坐俗称“猴车”的运输工具下井,在几百米深的地下操作机器挖煤,等到下班之后才能重新回到地上。
两个行业薪资差距较大,山西省采矿业平均工资约为全行业平均工资的1.26倍、住宿和餐饮业的2.85倍、批发和零售业的1.46倍。
转岗文旅对于临近退休、年龄较大且技能单一的工人更有吸引力。2012年晋华宫矿南山井停产后,原南山井的429名矿工全部妥善安置到本矿其他大井及国家矿山公园等,未出现员工下岗、欠发工资、欠缴员工各类保险费用等现象。
目前矿山公园的150—200名员工中,约30名为原南山井煤矿工人,负责“井下游”项目的技术支持和安全检查等工作。
目前,煤矿转型文旅项目安置的工人更多的是女性。
文旅产业对劳动者年龄、性别和学历的包容性强,更加注重服务意识和快速应变,强调软技能和交往能力,重视服务质量和客户体验,女性在这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山西科城能源环境创新研究院李莹表示。
中国数实融合50人论坛副秘书长胡麒牧向记者介绍,目前国内对于工人转型文旅项目的培训已经非常成熟,有很多成功经验,门槛不太高的酒店、餐饮等业务可以实现有效转岗,但高端的虚拟现实、场景搭建等工作仍需要专业性极强的人才。
鹏飞集团文旅代表贾浩伟表示,鹏飞集团在四年时间里投入了480万培训了2400人次的矿工,同时保证“调岗不调薪”以激发员工积极性。此外,鹏飞集团会优先选择岗位技能相近的岗位进行调动,比如把井下支护工培训为古建修复助理,矿区安全员转换为景区的安全督导,矿车司机变成景区运营车辆司机。
“对于普通的煤矿工人来说,转岗需要有完善的保障。文旅比煤矿工作更加丰富多彩,可以见到各式各样的人,各式各样不同的事情,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学习知识。”田丰表示。
从投资到运营
李莹向记者表示,目前煤企办得较好的文旅项目,都是通过文旅赋能其他产业,通过多元的盈利渠道实现盈利。
在湘裕古堡景区,鹏飞集团设置了一个非遗工坊,提供制作布老虎、砖雕、剪纸等服务,也会请一些非遗传承人进行表演。
晋华宫的收入则主要来自门票。虽然能够实现最高单日门票收入达到约10万元,但盈利点单一,整体盈利能力相对有限。
据山西科城能源环境研究院介绍,矿山公园虽然与云冈石窟仅一河之隔,但因为在品牌推广过程中缺乏运作,没有充分利用与云冈石窟的捆绑式旅游价值推广,许多游客在游览云冈石窟的同时并不知道矿山公园。
“文旅是一个很需要宣传的行业,但很多煤企不愿意做宣传,在管理模式上有些煤企业比较固化。文旅需要精细化的管理方式,需要灵活高效地协调工作,但煤矿更加强调有规则地、安全地开展工作。”李莹表示。
据贾浩伟介绍,为了解决“不懂行”的问题,鹏飞集团从2021年开始跟政府进行合作,对每一个要开发的项目请专家现场蹲点指导,目的即培养一批旅游专业人才。
贾浩伟表示,湘裕古堡项目仍然面临前期投资回收压力大,客流不足等问题,相比其他景区仍有一定差距,但经营数据一直在稳步上升。
胡麒牧建议,未来山西可以学习北京三里屯、成都宽窄巷子等地的成功经验,探索吸引外地,尤其是京津冀地区的创意产业和人才进驻共同打造文旅项目。
为何是文旅
煤炭产业是山西省支柱性产业。2023年,山西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4873.8亿元,其中采矿业实现GDP14238.5亿元,约占40%。2024年山西省全年生产原煤12.68亿吨,约占全国煤炭总产量26%。
山西省煤矿以井下煤矿为主,开采条件上相比内蒙古、新疆等地的露天煤矿较差。经过多年采挖后,山西省埋深1000米以浅煤炭资源查明率达到95%,尚未利用的资源多在中深部,开采难度较大、成本较高。
煤炭价格波动对山西省经济发展影响巨大。2024年煤炭价格持续下跌,导致山西省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0%,制造业下降1.9%。
山西正在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根据2021年山西省发布的《山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山西省要在原煤产量稳定在10亿吨的基础上推动经济发展。
文旅产业被列为山西从资源型经济转型的一大方向。2024年,山西省政府发布《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其中明确到2028年底,太原市、大同市、运城市进入国内著名国际知名旅游城市行列,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以上,初步建成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旅游业成为山西支柱产业。
胡麒牧向记者表示,中长期来看国内的人均收入水平一定会逐渐提升,第三产业占总体经济比重会越来越大,服务业尤其是文旅行业增长空间大,同时山西文旅资源丰富,更适宜向文旅行业转型。
根据全国第三次不可移动文物普查,山西省不可移动文物有5万多处,排名全国第四,有53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居全国第一。山西省保存着全国70%的地面古建筑物,以及全国85%的元以前木结构古建筑遗存。
胡麒牧进一步向记者介绍,很多省份都在积极推动制造业发展,但这些省份大多有便利的交通条件、充足的研发资源以及庞大的制造业产业集群,后发省份想要布局制造业,只能通过研发优势差异化布局前沿未来产业,但山西当地高校、科研力量相对东部沿海地区要薄弱,难以通过传统发展路径在短期内建立起竞争优势。
他也向记者表示,山西省可以凭借自己文旅资源的独特性,在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吸引外部文化产业进入,共同开发当地资源。
世界资源研究所可持续城市项目主任温华表示,文旅产业为煤炭资本提供了多元化投资新机遇,并对促进就业具有重要作用;文旅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在于前期科学规划与后期运营,并需要政府在基础设施与服务配套上提供持续支持。山西“煤转旅”对其他传统行业及煤炭产区的转型有一定借鉴意义。
“文旅行业在创造就业方面具有巨大的作用,能够承接煤炭行业下行带来的就业萎缩。但同时,需要看到旅游产业的GDP体量相比煤炭行业是有限的。2023年采矿业对山西省GDP的贡献率超过 30%,而山西多个地市2028年旅游产业的GDP发展目标仅为5%。”温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