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次展览特意汇聚了一批与瓯江有着深厚渊源的当代艺术家 —— 他们要么出生在瓯江岸边,要么在这条河边长大,骨子里都带着江水的印记。参展的创作者年龄跨度很大,从 70 后到 Z 世代都有,如今散落在不同的地方:有人在北京的工作室里专注创作,有人在上海的艺术圈里探索边界,有人扎根杭州深耕本土艺术,还有人远在欧洲却始终牵挂着故乡的河。但无论现在身处何方,他们的成长轨迹里,都藏着瓯江的影子 —— 或许是童年在江边玩耍的记忆,或许是少年时望着江水萌发的艺术念头,这条母亲河早已融入他们的创作基因。
我们没有把 “瓯江流域” 仅仅当作一个地理概念,而是将它看作一种鲜活的视觉意象、一段厚重的文化景观,悄悄藏在每位艺术家的作品里。透过这些画作、雕塑或是装置,我们想探寻的,是艺术创作与地域文化之间那种剪不断的联系 —— 瓯江的水土如何滋养了他们的审美?江边的民俗风情又怎样影响了他们的表达?更想挖掘艺术与血脉基因、个人经历,乃至社会历史大叙事之间盘根错节的关联:或许某件作品里,藏着他们对故乡变迁的思考;或许某个细节中,能看到时代发展在个人身上留下的印记。
很少有人知道,这场展览的缘起,是昊美术馆创始人郑好先生多年前埋在心里的一个想法。那不是一时兴起的念头,而是萦绕在他心头多年的乡情 —— 对瓯江的眷恋,对故乡艺术力量的认可,让他一直想做这样一场展览,把散落在各地的 “瓯江艺术家” 聚到一起,让这份乡土情怀有一个释放的出口。
而 2025 年,恰好是上海昊美术馆成立八周年的日子,更特别的是,这场展览还是昊美迎来的第 100 个展览。在这样一个充满纪念意义的节点推出它,既有对美术馆发展历程的回望,更有对初心的坚守。我们希望以瓯江流域为起点,借着这些带着故乡温度的艺术作品,把那份藏在笔触里、线条间的故乡温情,传递给每一个人 —— 尤其是那些在上海打拼、把这座海纳百川的城市当作第二故乡的人。或许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但在这些作品里,都能读懂那份对 “故乡” 的共同眷恋,感受到艺术带来的治愈与共鸣。
展期:11月11日 - 2026年3月10日
策展团队包括:王凯梅、景蕾、马浩然、姜小满
艺术家:陈维、陈轴、冯至炫、傅百林、高其蓁、高珊、金瀚、金陽平、林科、麻剑锋、尚一心、沙爽、孙一钿、唐艺窈、王之博、项恺阳、谢墨凛、谢玄玄、姚清妹、叶凌瀚、尤勇、朱田
地点:昊美术馆
上海市浦东新区祖冲之路2277弄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54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547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