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第32届中国国际广告节&第34届亚洲广告大会主论坛在北京海淀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成功举行。本次活动以“智启广告新篇:中国主场,亚洲同频”为主题,以“科技赋能·智启未来”为目标,聚焦广告行业的创新变革路径与国际合作新机遇,汇聚了广告营销行业精英、学界及业界代表,为行业创新发展注入新动能。

在主论坛现场,网易传媒副总裁李淼发表了题为《AI、态度和年轻人》的主题演讲。他在演讲中指出,当前广告行业正面临深度变革,不同角色均面临着现实挑战:品牌主既要应对行业“内卷”,又要防止被流量裹挟而偏离核心价值;广告公司需要在追求营销效果与塑造品牌长期价值之间寻找平衡;平台方则在争夺流量的同时,不得不面对内容同质化的难题。
面对行业普遍存在的焦虑,李淼强调,网易始终坚守“做好内容”的核心能力。他表示,作为拥有28年历史的互联网平台,网易历经多次技术浪潮仍能保持领先地位,关键就在于根植于平台基因中的“好内容”坚守。李淼进一步阐释:“好的东西和有效果的东西不是相悖的,而是相辅相成的。”
随后,李淼详细拆解了网易应对行业挑战、助力品牌增长的三大核心战略:
首先,以AI技术驱动内容创新。依托在游戏领域积累的成熟AI技术,网易打造了“千梦引擎”营销平台。这一平台具备“天时、地利、人和”的独特优势——既顺应AI技术发展的行业趋势,又拥有经过实践验证的成熟技术积累,更配备了专业的执行团队。通过“千梦引擎”,网易能够对各类营销内容进行重新创新,最终实现“内容更快、品牌更稳”的目标。
其次,以科学方法论打造品牌价值。网易创新推出“品牌魔方”工作模式,通过对品牌需求进行精细化分解,达成“把内容做小,品牌做大”的效果。李淼以网易与比亚迪的合作为例,具体展示了这一模式的实践价值:通过系统化的内容分解与重组,最终打造出既让客户满意,又受用户欢迎的营销内容。
第三,深度链接年轻用户群体。对于如何与年轻人建立有效连接,李淼提出了独特观点:“年轻人不是去拥抱,而是要去拥有。”基于这一理念,网易通过网易云音乐、LOFTER、小蜜蜂等多元化产品矩阵,精准布局年轻人圈层,让年轻人主动跟随网易的内容和产品,建立起真实的用户连接。
李淼在演讲结尾总结道,网易通过AI智驱力突破创新边界,用态度稳住品牌价值,借年轻人获取新鲜动能,三者共同构成了网易在当下的成功之道。最后,他提出“内容玩+”战略愿景,希望与各方合作伙伴携手,实现“让好内容永远在一起,好生意永远在一起”的目标。
以下为《现代广告》与网易传媒副总裁李淼对话实录:
Q:网易拥有游戏、音乐、新闻等多元生态内容,场景差异度较大,AI是如何在这些不同场景中,帮助品牌构建与年轻人共鸣的态度营销的?
A:从AI应用的逻辑来看,网易首先会判断AI是否能对产品的模式或内容产生正向作用、是否能切实帮助用户——比如用AI为用户精准推荐有效资讯、辅助创作歌曲、打造更具交互性的游戏NPC。品牌营销也完全遵循这一逻辑,我们不会为了用AI而用AI,只有当AI应用场景能给用户带来正向价值时,才会将营销自然融入其中。
这样一来,用户不会觉得被广告打扰,也不会觉得AI内容突兀,反而会认为这些内容本身就是优质的,AI的加入只是让内容效率更高、体验更好,其实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模式,品牌与年轻人的态度共鸣也随之建立。
Q:现在不少年轻人对AI内容可能有一定免疫,网易是如何通过具体形式与他们沟通,减少这种反感的?
A:要减少年轻人对AI内容的抵触,关键在于让AI放大内容本身的价值与特色,而不是用AI替代常规内容。
比如网易与汽车客户合作的大量AI案例:汽车产品本身受现实条件限制,很难出现在泰山、壶口瀑布这类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场景中,但通过AI技术,我们能让汽车与这些场景自然融合,呈现出年轻人以往从未见过的画面。这种新鲜且无违和感的呈现方式,很容易让年轻人对内容产生好感。
但如果只是用AI替代随处可见的内容——比如用AI生成普通的汽车行驶画面,替代原本人工拍摄的场景,用户会明显感觉到品牌是为了节省成本而敷衍,反而会加重抵触情绪。所以网易的思路是,AI应该是打开用户的想象力,让用户看到更丰富的世界的一个武器,或者资源,而不是只是提供一个内容便利性的条件。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54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547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