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观澜 | 郑丽文为什么愿意访问大陆100次

经济观察报 关注 2025-11-03 17:38

11月1日,郑丽文正式就任中国国民党主席,任期四年。

在就任之前,郑丽文公开表态,为了两岸和平,她愿意多次访问大陆,100次也可以。

对这位新主席,蓝营的人用蓝色眼镜看她,绿营的人用绿色眼镜看她。

戴蓝色眼镜的人中,有的刻意保持距离。蓝营主政的县市中,最重要的就是新北市、台北市和台中市,其中台中市长卢秀燕被公认为蓝营的共主,极有可能代表国民党参加2028年台湾大选。出人意料的是,郑丽文就职典礼这么重要的活动,台北市长蒋万安参加了,新北市长侯友宜和台中市长卢秀燕均以公务繁忙为由缺席了。

戴绿色眼镜的人,则持续抹“红”郑丽文。民进党最新的说辞是,郑丽文的对外发言,与大陆国台办如出一辙,背离台湾的主流民意。

《德国之声》派出了一位台湾本地人专访郑丽文。这位采访者来者不善,采访期间数次与郑丽文发生激烈争论,大有喧宾夺主的气势。好在现场有录像,《德国之声》也展现了一家负责任国际媒体的风范,在不失原意的前提下,稍加润色将专访全文播发。

在这个专访中,郑丽文解释了为什么愿意访问大陆100次。

郑丽文认为,她如果访问大陆,是要解决两个问题:第一,两岸必须化解过去的历史歧见和矛盾;第二,两岸要累积越来越多的善意,台湾要展现诚意、展现决心。化解矛盾、累积善意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可能通过一次访问和沟通就能解决,所以她希望“通过所有可能的方式,见所有可能的人”。

这就对了!

在笔者看来,从几年前开始,台湾政坛就呈现出了一个特殊的规律:如果一个反对“台独”、主张两岸交流的政治人物本身是干净的,绿营抓不住他(她)的把柄,那么,他(她)访问大陆的次数越多,他(她)在台湾政坛的地位就越稳固。

原因很简单,两岸统一已是大势所趋,大陆正强势主导统一进程。站在大陆这边,就是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退一步讲,即使是争取台湾人的所谓“权益”,与大陆保持沟通者,也比与大陆对抗者居于更主动的地位。如果一个政党、一个政治人物意识到自己的政治生命可能会经历两岸统一这个历史大事件,就不得不考虑怎么和大陆打交道的问题。

这一点,民进党非常清楚。所以,民进党当局当初不断设置障碍,延缓马英九访问大陆的期限。但现在,这个办法对郑丽文不管用了,她随时可以来大陆访问,100次也没问题。

《德国之声》看到这一点了,所以这家媒体的记者上来就甩出六七个问题,全是问郑丽文访问大陆的事。

台湾《联合报》也看到了这一点,该报11月2日发表社论,认为在台湾,所谓的抗中保台已无立足之地,未来一年,“台湾只有两种选择:备战与对话”。

台湾《中国时报》也于11月1日发表高雄科技大学前校长吴建国的署名文章。文章认为:“两岸统一是潮流趋势,但是统一是可以经过政治谈判得到的结果,我们不必恐惧谈判,而是要在保有‘台湾价值’的前提下,推动两岸的统一,相信郑主席已是胸有成竹。”

文章希望郑丽文“在统一的大道上,义无反顾地向前推进,要以此区别与赖清德‘台独’分子截然不同的立场,要带给台湾人民一个务实清晰的前途未来,她的成功是符合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也是保障台湾人民利益的最佳路线。”

从这个角度看,对于郑丽文而言,只要她在促进两岸关系交流和发展方面展现魄力、做出成绩,那么,2026年的台湾地方县市长选举和2028年的台湾大选,国民党赢了固然可喜,即使选举结果不如人意,也无妨大局。

因为两岸关系才是中国国民党主席真正的主场。

那么,郑丽文主席什么时候访问大陆呢?

我们拭目以待。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供参考、交流,不构成任何建议。
经济观察报海外部主任,台海问题专家,长期关注民营经济、国际经贸和反倾销,对宏观经济也有深入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