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产业之基:让“一县一业”有根可依

2025-11-03 11:12

初秋的甘肃古浪县,腾格里沙漠南缘的风已带凉意,佳秉运牧业有限公司(下称“佳秉运牧业”)的牛舍内,4000多头荷斯坦奶牛安静进食,自动化挤奶设备匀速运转,日产52吨鲜奶——这个数字背后,是农行连续五年从未中断的金融支持。

甘肃佳秉运牧业有限公司奶牛养殖棚

两年前,奶价低迷,“一瓶牛奶卖不上一瓶水钱”,企业徘徊在亏损边缘,但牧场运营不能停:每月饲草料支出超300万元,青贮收购季更需一次性投入上千万元。“钱不到位,牛就断粮。”佳秉运牧业负责人李雨蔚说。

而“牛不断粮”,关乎的远不止一家企业。佳秉运牧业直接吸纳周边移民群众70余人就业,人均年收入超5万元;每年收购青贮玉米4万余吨,带动古浪及周边1.2万亩饲草种植,惠及100余户农户;其鲜奶全部直供伊利武威工厂,成为河西走廊“黄金奶源带”重要一环。

关键时刻,农行甘肃武威古浪县支行连续多年为其提供每年1000万元信贷支持。2025年6月23日,一笔贷款到期当天,该行当即完成“收回再贷”,让佳秉运牧业获得了无缝衔接的流动资金。

支撑这一决策的,是一套基于产业规律的风控逻辑,面对企业缺乏厂房抵押的难题,农行甘肃武威分行工作专班赴宁夏奶业主产区调研,采集奶牛生命周期、产奶量、养殖成本等数据,创新推出“智慧畜牧贷”,以活体奶牛为抵押物,让“牛”本身成为信用载体。

如今,企业计划将存栏扩至5000头,农行服务也从流动资金贷款向青贮收购等环节延伸。在古浪,共有9家奶牛养殖企业从当地农行获贷2.28亿元,覆盖率达81%。

两千公里外的广西玉林市,金融亦已深度融入一个成熟产业的日常运转。

作为“南国香都”,这里集散了全国80%的香辛料。在玉林市容县石头镇,种植户姚永强去年靠30万元“惠农e贷”,完成了50亩八角低产林矮化嫁接改造,挂果率提升60%。“钱一到账,技术就能落地。”他说。截至2025年9月末,农行已在当地投放八角产业相关贷款1240万元,带动户均年增收6000元。

农行广西玉林分行客户经理走访香辛料晾晒基地

在玉林福达国际香料物流港,商户梁双晨已经营香料20年。今年初,她看中一批货源,需一周内筹措125万元,“农行依托交易流水、仓储数据建模,3天就完成了放款。香料行情紧俏,好货不等人。这笔钱让我及时锁定了这批货。”梁双晨表示。截至2025年9月末,农行广西玉林分行已支持了超过150户香料商户,贷款余额2.42亿元。

眼下,来自金融的支持不止于生产流通,更向深加工延伸。玉林香辛料产业园总投资16亿元,因前期资金紧张,项目建设一度放缓。农行广西玉林分行迅速为该项目量身定制服务方案,陆续为该项目投放贷款3.59亿元,推动项目建设重回快车道。目前,该产业园已完成第一批厂房交付,部分项目已运营投产。未来,产业园区全部建成后,将有助于构建香料种植、加工、仓储、流通全链条产业集群,推动香料贸易实现提档升级。

从古浪的“稳产托底”到玉林的“全链嵌入”,金融服务正从外部输血转向内生支撑——它不再只是危机时的“救急款”,而是产业运转中不可或缺的“生产要素”。

当贷款能买牛、能改树、能抢货、能建园,金融便真正“长”进了县域经济的肌理之中。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供参考、交流,不构成任何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