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观察网 据自然资源部网站,为改革和完善耕地占补平衡管理,精准调整耕地开垦费征缴标准,探索和改进补充耕地指标调剂管理新路径,扎实推进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近日,辽宁省自然资源厅和省自然资源事务服务中心耕地保护调研组一行7人赴锦州,以辽西区片会议的方式开展实地调研、召开座谈会,听取对辽宁省耕地开垦费标准调整和补充耕地指标调剂管理的意见及建议,为下一步全省耕地保护相关政策优化调整提供依据。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耕地开垦费和补充耕地指标调剂是落实耕地占补平衡、保障耕地数量质量的重要举措。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现行耕地开垦费标准及指标调剂管理模式面临新挑战。此次调研旨在全面了解全省各市耕地开垦费征收管理及补充耕地指标调剂管理现状、标准执行效果、成效及存在问题。
调研期间,调研组首先听取辽西各市自然资源局补充耕地指标调剂与应用情况、新增耕地项目实施、后期管护等相关情况汇报,并对耕地开垦费征收使用、补充耕地指标储备及调剂流转等工作进行深入交流,重点梳理了当前标准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如部分区域开垦成本与现行标准脱节、指标跨区域调剂供方和需求方信息不对称等。
与此同时,调研组与参会代表围绕耕地开垦费标准调整的测算依据、调整幅度以及补充耕地指标调剂的范围、程序、价格形成机制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研讨。各市及县区代表结合本地实际,提出根据不同区域耕地质量、开垦难度差异化设定标准,进一步优化跨区县指标调剂审批流程等意见。下一步,调研组将广泛听取各权益相关方的意见,结合当前现有调研成果,在全省满足国家政策刚性约束的前提下,依据区域耕地资源分布情况,优化全省耕地占补平衡管理,加快制定和调整占补平衡管理办法,切实提升政策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为守住耕地保护红线、保障粮食安全提供有效支撑。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5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