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商大佬刘磅突遭安徽监察委部门立案,达实智能在皖频频布局

2025-11-04 11:40

作者 杜远

11月3日晚,智能物联网企业达实智能(002421.SZ)发布重大事项公告称,近日收到安徽颍上县监察委员会签发的《立案通知书》及《管护通知书》,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刘磅被立案调查并实施管护。

频频在安徽投资布局

上市公司公告称,公司尚未知悉刘磅被立案调查的进展及结论,公司将持续关注上述事项的后续情况,本事项未对公司日常经营产生重大不利影响。11月4日开盘,达实智能股价一度触及跌停板,

公开资料显示,刘磅出生于1963年10月,早年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自动化专业,为中南工业大学工学硕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刘磅自1995年3月创立达实智能以来,长期担任公司核心领导职务,目前他还兼任深圳达实融资租赁有限公司和深圳达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董事长。

籍贯安徽淮北的刘磅在徽商圈中较为活跃,近年来也频频在安徽布局投资、获取项目。据微信公众号“达实刘磅”(注册主体为深圳达实智能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12月文章,12月20日,2023徽商助力安徽高质量发展大会暨徽商总会成立大会在合肥召开,刘磅应邀出席大会,并当选徽商总会副会长。徽商总会正式成立时,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担任名誉会长,迈瑞医疗董事长李西廷担任顾问,奇瑞控股董事长尹同跃、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上海景域集团董事长洪清华担任执行会长。

据上述文章,达实智能在合肥建立了产业园,在淮南、宿州、阜阳等地投资设立多家公司,投资建设了智慧医院和三市的区域医疗健康大数据应用平台,服务了2000多万家乡百姓。在安徽省内,达实智能曾为合肥市政府新大楼提供智能化及节能服务,为中国科学院某研究所提供智能化升级改造服务,也服务了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合肥美亚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知名合肥企业的总部大楼或园区,以及六安市第二人民医院、合肥市科技馆新馆(自然博物馆)等样板项目。

据达实智能公众号2025年10月27号刊载文章,10月6日上午,刘磅向安徽理工大学捐赠王阳明雕像,他在揭幕仪式上表示,2025年,由达实智能负责整体建设和运营的安徽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运营一周年,医院采用创新的终端直连平台的独特技术架构,助力医院精简42%后勤与物业人员,还通过优化维修流提升了运维服务速度与质量,同时帮助医院机房实现了自动高效运行及节能管控。

业绩持续下滑 收缩业务版图

作为智能物联网服务商,达实智能基于自主研发的AIoT智能物联网管控平台,聚合模块化的空间场景应用,为用户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智慧服务。公司以产品及解决方案广泛应用于企业园区、医院、城市轨道交通、数据及算力中心等多个领域的智慧空间。

近年来,达实智能斩获多项重量级项目,其中,联影生产研发基地智能化项目将实现生产制造、仓储、物流等全环节要素的全面感知与控制,打造高效数智化基地;小米武汉二期智能化项目提供全栈式智慧空间整体解决方案,聚合多项园区创新性应用;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智慧升级项目则运用BIM建模、智能施工机器人等先进技术,在绿色化、智能化、数字化领域持续突破。

据公司披露,截至2024年底,达实智能已服务深圳93家大型制造业上市公司中的57家,覆盖率达61.3%;服务全国市值500亿元以上上市公司中的153家,覆盖率达56.9%。华为、中兴、比亚迪、招商银行、宁德时代、蜜雪冰城等一众企业均在其服务名单中。

不过,2024年以来公司业绩显现疲态。财报显示,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1.71亿元,较上年同期38.33亿元下降17.2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88.12万元,较上年同期1.15亿元下降77.45%。

对于2024年业绩下滑,公司表示主要系2023年签约及中标情况未达预期,部分重点跟踪的项目延期招标,同时,为促进公司主营业务健康发展,公司持续加强对意向项目的筛选力度,对回款风险较高的客户和付款方式较苛刻的项目,实行一票否决制。此外,公司全年财务费用总体增加3018.76万元,主要源于三个大型智慧医院建设运营项目相继步入运营阶段,银行贷款利息停止资本化,导致财务费用化较上年同期增加3036万元。

2025年上半年,达实智能业绩进一步下滑,公司实现净利润为-8876.33万元,公司营业收入9.9亿元,较去年同期13.53亿元下降26.8%。公司签约及中标待签约金额合计12.97亿元,较去年同期17.04亿元下降23.89%。公司称,报告期内营业收入下降,主要原因是公司受下游行业的需求波动影响,签约中标情况不及预期,且部分已签约项目实施进度滞后。

面对业绩持续下滑,达实智能选择“缩表”,通过收缩业务战线减少流动性风险。据半年报,2025年6月,达实智能通过终止洪泽区人民医院PPP项目并处置相关资产,合计回流现金2.13亿元,减少负债10.93亿元,解除8.17亿元担保责任。公司称,尽管短期影响净利润,但这一举措显著优化了资产负债表,2025年三季度末公司资产负债率降至59.88%,较年初下降3.16个百分点。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供参考、交流,不构成任何建议。
从业10余年,2012年加入《经济观察报》,不敢妄言新闻理想,但求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