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美术的影响(2)

订阅
2009-10-15
杨婷婷
 1  |  2 

当代艺术迷局

当人们在本次展览中能更多地在那些具有鲜明时代风貌的画作中寻找到共鸣时,当代艺术依然让人显得无所适从,作品所占比例也并不突出。中国美术馆副馆长梁江认为此次展览“主要强调的是60年艺术的成就,所以展出的是已经获得定评、有历史成就的成果之作。探索性、实验性、尚无定评的作品就没有纳入。”

不过有一点需要特别肯定的是,建国前期的绘画作品尽管能够让现代人记住并寻找到共鸣,但在世界艺术史里并没有什么特殊地位,而中国现在的不少当代艺术家都已经让世界开始关注并取得很大成功。

国外的专家评价中国的当代艺术表现为对官方认可的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艺术风格的颠覆,这场艺术的复苏发生在上世纪90年代早期,它表明了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决裂。

谁是这场复苏运动中的赢家?张晓刚可能算得上一个。他被尊为中国当代艺术的领军人物之一。本月26日他的新个展“史记”刚刚在佩斯画廊开幕,展览将会展出他去年底到今年10月期间的绘画和雕塑作品。说是 “赢家”是因为他是现在“身价”最高的当代艺术家,在2008年他的画作拍卖总额达到了3230万英镑。

张晓刚的经纪人冷林只愿意说他是一个勤奋的知识分子画家,对于他的作品却不愿多做回应。他的风格与普遍被认知的先锋艺术家有所不同,作品无时无刻不透露出对一个时代的怀念,而这个时代,是文革之前的世界,他作品中保留的这种历史性也被美术评论界认为是他最有成就的地方。事实上,张晓刚的成功也代表了中国许多当代艺术家的发展轨迹: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孕育,改革开放期间的徘徊,二十一世纪的经济繁荣阶段的日渐成熟。

张晓刚的画在拍卖会上常常卖到的天价让他自己觉得这个世界疯了,然而更多的艺术家愿意在成为第二个张晓刚的路上辛苦前行,拍卖价格让艺术显得不那么纯粹,也有更多的人研究起了艺术市场中的虚火到底有多大。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在此前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的艺术收藏上存在许多误区,比如不少人把艺术收藏和艺术投资完全混为一体。本来艺术收藏是文化理想和高级趣味的体现,但现在很多人都以为通过艺术市场可以使投资获得利润,这样市场就被搅得比较乱,有很多虚火。今天的艺术创作心态比较浮躁,艺术家们找不到自己艺术发展的主向,容易跟着市场走。我想通过这个展览,能够为今天的艺术创作营造一种艺术氛围,提供一种历史参照。”

到底这些高价画作是不是值拍出的价钱,冷林用一个反问回答了我的问题,“一个外国人的画卖到这个价钱媒体就不觉得奇怪,为什么一个中国画家卖到这个价钱媒体就会蜂拥而上呢?”

已经有媒体开始质疑中国一些当代艺术家在拍卖上的杰出表现将会改变整个中国的美术史,艺术家们的创作将被市场需求和价格所左右,而各种不规范的炒作行为也将大量出现在拍卖界。这给才起步不久的当代艺术埋下了危机,对于刚刚出道的年轻艺术家来说,市场反响过好并不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许多人在高昂的价格当中晕眩,失去了艺术突破的能力。

至于现在发展势头猛烈的当代艺术的价值什么时候才能盖棺定论,还没人知道,但显然不是现在。

 1  |  2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经济观察网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27651号 Copyright 经济观察网2001-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