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旅日记(四):小溪才是桃花源(1)
雷梓
2011-01-18 15:37
订阅
 1  |  2  |  3  |  4 

 

小溪晨景

小溪村 摄影:雷梓

经济观察网 雷梓/文 小溪在这次旅行中是一个意外。在地图上做规划的时候,原本没有涉及小溪,而是想从沅陵县城搭车去凤滩水库,然后坐船去因为拍过《芙蓉镇》而扬名遐迩的王村。感谢一位“先行者”的推介,我没有错过小溪——很多湖南本地人都不知晓它,却是被我第二次真心誉为“桃花源”的地方。

在后来的旅程中,我时常念及小溪甚至向人炫耀,除了它本身美妙的缘故,还在于它的“养在深闺人未识”。这一点也与陶渊明对“桃花源”的表述相类似。很多湖南本地人感叹说“我都还不知道这个地方,你居然都去过了”的时候,我心里是得意的。

得意之余,我其实也很矛盾。这样的矛盾已经年深日久,每次去到并且发现一处纯真拙朴的地方,这矛盾都会“复发”——要不要将这个天真之地告诉更多的人,尤其是面对当地人发出希望帮忙做旅游宣传的请求时,我的心里掠过的却更多是不祥的预感。尽管我理解,由于贫困生活的压力,当地百姓从旅游业中求生计、谋福利的生存需求纯属正当,这也使得他们无法像桃花源里的“此中人”那样告诫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而是希望有更多知名度吸引外地游客来此消费。我的忧惧在于,有多少上善的山水已经毁在人类蝗虫的贪欲中了。

可怜的是我大略知道宿命的力量。来者自来,去者自去。我和再多的螳臂也挡不住历史车轮的辗压。事实上,小溪早已经在承受人类贪欲的榨取。作为一个名声不是很响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小溪从来没有停止被腐败“鬼子”悄悄进村地掠食。据当地人介绍,管理小溪自然保护区的政府官员已经撤换过好几拨,都与贪吃相关管理经费或林木资源有关。相比之下,我对游客过多涌入造成践踏伤害的担心,倒似显得有些过于书生气了。

 1  |  2  |  3  |  4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