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之前:挑战潜伏
雷梓
2010-10-28 10:20
订阅

经济观察网 雷梓/文 事实证明,我和群众的眼睛一样雪亮。在垃圾成堆的国产电视剧海洋中,一俟有突破海平线的好剧目出现,我们迅即锁定了它。尽管从比例来看,这种惊喜总是寥寥难遇——从行业统计获知,中国电视剧年产量超过400部,超过1.5万集(一说为1.2万集),但其中真正能为多类型观众喜闻乐见,并且经得起一定时间沉淀考验的优秀之作的确寥若晨星。

个人以为,继《潜伏》大热之后,最近热播的《黎明之前》也算得上其中一颗。

与《潜伏》的题材类似,《黎明之前》讲述的也是解放前夕国共双方在情报战线的“暗战”故事。尽管从时间线来看,《潜伏》的起点端更早一些,上延至日伪时期,但事实上,真正对垒较量的仍是国共双方——国民党特务和中共地下党。补缀一句,“特务”一词从词源上讲本来是个中性词,却在意识形态的涂抹下变成了红色中国人人喊打的贬义词,为广大人民群众深恶痛绝,也属莞尔。
看《黎明之前》,你绝对会想到《潜伏》,并将两者对照,同时引发诸多比较。《黎明之前》第一集还没看完,我就断定:它是奔着《潜伏》来的。即便拿不下《潜伏》,也求与其媲美。

从与历史的现实关联来看,《潜伏》对应的历史沿革和细节更写实一些。具体线索包括剧中所涉及的机构名称以及地名、人名的使用。《潜伏》直接使用了“军统”、“中统”等国民党特务机关称谓,而《黎明之前》的“军情八局”更像是从英国军情六局借用而来,与现实未作对接。地名方面,《潜伏》使用了天津、延安、大别山等实地,《黎明之前》则除上海外,虚设了沪西、江北等地域;人名更是如此,《潜伏》中大量实名制提及国共双方(包括民主人士和日伪方面)的高层、名人角色,如李克农、戴笠、周佛海、丁默村等等,此外还有更多可查对的历史人物原型,《黎明之前》则完全遵循文学虚构原则,几未涉及任何真实人事。

考量上述对比,《潜伏》与史实的贴近性更具优势,与过往岁月的铁血沧桑对应,更能唤起观者对历史的钩沉兴趣与好奇心,同时也在可信度上获得加分。

再来看剧情的元素构造。除去两剧相似的国共谍战斗智斗勇的主干,《潜伏》应该说更具(革命)浪漫主义气息。其中最大的区别在于“爱情戏”的比重,《潜伏》中余则成与左蓝、翠平的生死情爱作为一条重要的剧情辅助线,为置身于敌特阵营中艰苦卓绝的“孤胆英雄”增添了可歌可泣的人性色彩。而《黎明之前》在这方面的着墨却浅淡得多,尽管起用目前最当红的电视剧女星海清饰演顾晔佳一角,与男主角刘新杰(吴秀波饰)配戏,但戏份不多,在人物关系网的站位中也处于边缘。

此番比较褒贬难说。无疑地,从“市场”覆盖考虑,《潜伏》因为爱情戏的充分点染更能赢得广泛观众,尤其是女性观众的投入与追捧。由此区分,《黎明之前》的细分定位也得以凸显——即它更倾向于满足男性观众的价值观、“罗汉”情结,尤其是男性较为擅长的智力比拼与逻辑推演等趣味。

在人物塑造上,《潜伏》的意识形态标签比《黎明之前》要更为鲜明,附着在男主角余则成身上的历史感与使命感的符号化渲染更为浓烈,同时也更着力于信仰不同、前途殊异导致的个人内心冲突——与训练有素的专业特工技能相比,余则成朝向国家光明的果决与无畏更令人感叹,也正是这样的方向和立场使得他在与吴敬中、陆桥山、李涯、马奎等反派周旋斗争时倍显人民英雄气概,同时又因区别于其他影视作品时常“露怯”的脸谱化戏路而更显真实、感人。

相比之下,《黎明之前》的气场则偏向理性,其所设计的数理逻辑模型比《潜伏》更繁复更精密,更具思维力的挑战性。它不像《潜伏》那样抒情,而是更显冷峻。事实上,男主角刘新杰在全剧中所遭遇和经受的考验、磨砺与打击,比余则成更多,更严厉,也更险象环生。剧情设计的圈套和陷阱层叠递进,稍有差池,随时可能玉石俱焚。尽管我们可以预感到编导者的逻辑甚至结局,但还是在每一次威胁来临时,替刘新杰紧攥着一把汗。也因此我才说这更像一部男人戏,更多惊心动魄的刺激与快感。

如果还要在其他方面将《黎明之前》与《潜伏》作比较,那我选择的项目是台词。在这一点上,《黎明之前》应该说稍逊于《潜伏》。从我摘选转发在微博上的条目来看,后者远多于前者。
“把你的脑袋从脚后跟里拿出来,再用一次吧。”

“时间就像一头野驴,跑起来就不停。”

“这未来和平了,就没什么主义了。有什么呢,只有钱,没别的。”

“那个时候你要是死了,你知道你的坟头上放的是鲜花还是狗屎?……她痛恨这个时代,这个政府,她完全可能成长为一个战士。……这样的人我都爱。”

“现在有两根金条放在这里,你告诉我,哪一根是高尚的,哪一根是龌龊的?”

“你看看现在那些为官的人,嘴上都是主义,心里全都是生意。”

“没有任务,就是一步闲棋冷子。我们期待你将来产生重大意义。”

以上是我随机摘录的《潜伏》经典台词。而《黎明之前》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下面两句:

“我是一根钉子,烂也要烂在这块木头里面。”

“我希望被埋在一个有风景的地方,墓碑上不必留下名字。”

还需说明的是,《潜伏》我看了不止两遍,回味更加充分,而《黎明之前》给予的感受在我的脑海里还未冷却沉淀,余味尚不及显现。匆促中,我准备用一句话来收束这篇抛砖引玉的“剧评”——跟大多数像倒烂稀饭的电视剧相比,《潜伏》和《黎明之前》向我们证实了国产电视剧中值得尊敬的“少数派力量”。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