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丰年好大雪 寂寞锁深宫——雪中漫游紫禁城(2)
摄影:图门巴雅尔
到了清乾隆年间,皇家每年冬天都要从各地挑选上千名“善走冰”的能手入宫训练,于冬至到“三九”在太液池上表演。每逢这时,北海四周搭起彩棚,插彩旗,悬彩灯,皇帝和后妃、王公、大臣都来观赏。今北海滴澜堂就是当年乾隆皇帝以及后来的慈禧太后等观赏溜冰的地方。乾隆年间宫廷画家张为邦、姚文翰的《冰嬉图》就是根据当时宫廷冰上表演的盛况而绘制的。
从《冰嬉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冰上体育表演的过程中,参加的人数每次为1600名,代表着满清八旗。检阅时分为两队:一队领队穿红马褂,队员穿红背心;另一队领队穿黄马褂,队员穿黄背心。队员的背上分别按旗籍插着正黄、正白、镶黄、镶白等小旗,膝部裹皮护膝,脚穿装有冰刀的皮靴。冰场上矗立着三座插有彩旗的高大的门,两队队员各自列成一路纵队,分别从门中穿过。场上形成两个卷云形的大圈,场面蔚为大观。
嘉庆帝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乾隆帝的“紫禁城冬季奥运会”,早已如烟尘飘入历史的深处,而我头顶上这片见证当年情景的天空,依然阴沉,雪花簌簌地下着,我们穿过乾清门,绕过乾清宫和交泰殿,驻足于坤宁宫前。相对于金碧辉煌的前三殿,位列后三殿之末的坤宁宫雕栏玉砌犹在,只是朱颜寥落,犹如一位迟暮的美人,寂寞中回想当年:“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没错,在明朝,这里正是皇帝原配正妻——皇后的寝宫。话虽这么说,但正如皇帝有宠妃便要冷落皇后,坤宁宫的地位也仿佛人老珠黄后的皇后,风光不再。转折点是它在明朝的最后一位主人——崇祯周皇后。1644年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攻克北京时,周皇后在坤宁宫自缢殉夫。到了清代,因为皇帝办公地点从外廷移进内廷的乾清官,寝宫西移养心殿,所以坤宁宫也就徒有“皇后寝宫”的虚名,因为皇后往往在东西六宫随便选择一处居住,而只有在皇帝大婚时才在坤宁宫和皇帝住上两天。
坤宁宫中光线昏暗,陈设简陋破败,布满灰尘,仿佛积了几百年。
我和妻知道,三百多年前的某个元旦之日(农历春节),坤宁宫外站着另外一个人,一位风华正茂的女人,她便是正集崇祯帝多般宠爱于一身的田贵妃。天寒地冻,冷风割面而来。田妃循宫中的旧例去坤宁宫朝拜周皇后,等到了坤宁宫外面她停车听候皇后的宣召。不料等了半天,没有一个人出来,这时寒风差点将她冻成一个冰雕。又过了许久她密问宫监,才知道另一位贵妃——袁氏先她一步去了皇后的坤宁宫,此时周皇后正与袁妃促膝谈心,两个女人凑在一起那是有说不完的闲话,早将田妃忘了个干净。
一向审慎、宽厚的周皇后为何如此对待田妃?
崇祯继位后立周氏为皇后,册封田氏、袁氏为贵妃。皇后周氏是苏州人,后来徙居大兴。明熹宗天启间选入信王府邸。周皇后性情严慎,曾经有一次敌寇紧急,她婉转对崇祯说:“我家在南中还有一处家居。”崇祯再想细问,周皇后就不说了。大概她的意思是避寇南迁,至于其他的政事,周皇后从不参与。
田妃因为受到了崇祯的宠遇,她也自恃绝色而渐渐带了些骄横,六宫的妃嫔她从来不正眼相看,就是中宫的周皇后以及位次与她相等的袁贵妃也没有放入眼里。周皇后一向性格严慎,见到田妃的举止越来越骄盈,于是决定打击一下她的气焰。
当崇祯帝朱由检继位前,还是“信王”的时候,娶周氏为王妃(正妻)。登基后,崇祯帝立周氏为皇后,册封田氏、袁氏为贵妃。皇后周氏是苏州人,后来徙居大兴。明熹宗天启间选入信王府邸。周皇后性情严慎,曾经有一次敌寇紧急,她婉转对崇祯说:“我家在南中还有一处家居。”崇祯再想细问,周皇后就不说了。大概她的意思是避寇南迁,至于其他的政事,周皇后从不参与。
田妃因为受到了崇祯的宠遇,她也自恃绝色而渐渐带了些骄横,六宫的妃嫔她从来不正眼相看,就是中宫的周皇后以及位次与她相等的袁贵妃也没有放入眼里。周皇后一向性格严慎,见到田妃的举止越来越骄盈,于是决定打击一下她的气焰。
这次,周后罚站田妃,便是她的报复。
直等到袁妃退出来,田妃才被召进去,周皇后竟然穿起了朝服高坐在御座上接受田妃的跪拜,拜完之后也不与她说话,令她立刻出去。此时的田妃气得七窍生烟,惭恨交集,恨恨地回到自己的宫里。

- · 春晚症结 | 2010-02-23
- · 尊孔背后的历史隐喻 | 2010-02-10
- · 史学家陈山的电影情怀 | 2010-02-09
- · 2010书虫国际文学节 | 2010-02-08
- · 《东亚企业家》打造中日韩企业交流新平台 | 2010-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