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为与不为背后的专业精神
汤梦娟
2010-09-28 11:21
订阅

经济观察网 汤梦娟/文 女主角是电影的灵魂或者是点睛之笔,从这个角度,我们就能理解张艺谋在每次女主角选角时的执着,也能理解新版红楼梦之所以不被观众认可就败在黛玉上面了。

普通观众如我都明白的道理,娱乐业的众多大腕,制片人、导演会不明白?对新版红楼梦如潮的恶评,让人想起3年前胡玫辞去红楼梦导演一事。从今天的结果看,胡玫当年应该是预计到了的,所以才会挂职而去。

要知道以红楼梦这样的一个题材与投资,既使拍的不成功,也会有收视率,投资人不会赔本,导演本人会名利双收。在现代社会里,博出名、博出位是第一,既使是恶名,也强过无名。胡玫与李少红,我完全不了解,红楼梦背后有什么内幕也不是我所关心的,只是这件事总是挥之不去。

人在职场,身不由己的事情很多,在专业精神与金钱意志、老板意志冲突的时候;在明知不可为的时候,是该为之,还是不为?

职业经理人是以专业能力与职业精神立足的,然而反观自己,在十多年的职业生涯中,为了顺应老板意志而违反专业精神的事情,肯定是做过不少的。

往小里说,同样是选人,企业的某个高管岗位,明明有更适合的候选人,而老板却认定了一个自己更对眼的人,是直说呢?还是不吭声,看着这件事情慢慢地发展,最后于企业并不利;还是找到委婉的方式劝说?如果一时无法扭转呢?

直率,在职场基本是个名扬实贬的评价,背后的含义是:没心眼、傻、固执、迂腐等。专业精神,在许多当时效果不那么明显,结果要几年以后才能看到的事件发展过程中,也并不一定那么绝对。谁保证用个胖黛玉就一定不成功,不也有专家说新版就是要拍成反传统的经典嘛;谁保证老板对眼的人就一定不成事?老板是成功人士,阅人无数,就没有独到的眼光?

在现实的商业利益面前选择“不为”的估计不多;在职场敢于坚持自己的观点而直言的人也不多;至于能够顶着误解与骂名坚持专业精神,坚持做事的人就更难得可贵了。

专业的本意,是指专门从事某一行业或某类事情,专业人士比非专业的人要懂得行业的规律,哪怕非专业的人更有钱或更有权。无论是经济学家、知识分子,还是职业经理人,虽然工作的领域不同,都要面对专业问题和金钱意志、老板意志,为与不为到底如何平衡,如何选择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