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连载三:晋商之死(1)

订阅
11:48
2009-12-16
木萱子
 1  |  2  |  3 

内容简介:
作者,木萱子。现在的山西人不争气,我们问:缘何被“妖魔化”?被谁“掠夺”?被谁夺走“精气神”?当山西人高喊山西失去了,被掠夺了,甚至意志被强奸了,那么,需要思考的是,除过所谓的资源以外,山西人失去的还有什么?被掠夺的还有什么?“商帮热”在全国持续高温,我们问:把“晋商”的标签贴到徽商、闽商、浙商等等商帮身上,是不是都是通用的?面对额头上的皱纹都相似的商帮祖宗,我们该如何跪拜、承继?我们是不是该深刻地思考:什么地方出问题了?我们怎么如此苍白地去解读祖宗的精神?唱戏用真腔,做书重启迪。本书从另一个角度,给读者提供思考与讨论。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年9月 定价:36.00元 类别:商业史类

目录:1 山西人为什么经商者多?

2 晋人为什么走西口?

3 缘何性格多变又媚事权威?

4 晋商天生就是吃资源的?

5 晋商如何跳龙门?

6 晋商的“胎记”是什么?

7 晋商就是“黑社会”?(详细目录见文章后附)

5晋商如何跳龙门?

依靠“官家”好做事

晋商的兴起,自尧舜时期就已经发芽,是因为山西拥有运城盐池这一天然资源,就像如今山西人拥有煤炭资源一样这一得天独厚的条件;元末明初,山西这个地方的自然环境开始变得地不养人;长期处于“皇权”周边的地理位置,使得山西人媚事威权,外向开拓、内敛懦弱的性格;学而不能优,人穷,又无胆反抗“揭竿而起”,但还是要生活下去的,怎么办?做生意,贩盐!明朝政府为保障边境供给实行的政策,在一瞬间终于把晋商推上了中国的政治经济舞台。

晋商就这样在天时、地利、人和的情况下,幸运地成为中国一支最重要的商帮力量。

晋商如何跳龙门?

依靠“官家”好做事

在上述“自然条件”下,遇到一个特殊的政策,晋商便瞬间长大了。这个条件就是明政府为解决庞大的边镇军饷问题,实行“召商输粮而与之盐”的开中法时。由此,这些蓄势多年,拥有临北方边镇和盐池双重优势的晋商,便义无反顾地捷足先登,迅速兼盐、粮商于一身,把晋商这个涓涓细流瞬间汇成大海,一举成为全国商业中的劲派。

明朝的时候,关于盐的买卖分为两种,一种是“户口食盐法”,一种是“开中法”。所谓户口食盐法,就是按照人口的数目来供应食盐,这种供应是由政府提供的,但是不是免费的,百姓要按照盐价来交纳粮食或银钞,这种方法制定于永乐初年,但是由于管理不善,有时候百姓虽然交纳了盐价,但是却经常不能及时得到食盐,所以这个方法不久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

在这样的情况下,另一种方法就逐渐盛行起来,这个方法就是“开中法”。开中法实际上是整个明朝盐法的主体,最初主要是为了供应北部边塞地区军事消费而采取的一个政策。

当时的背景是,明朝建国后,为巩固其政权,曾多次出兵塞外追击元蒙残余势力。而蒙古各部也经常南下扰边,使明朝的统治受到严重威胁。为了防御蒙古,明朝政府在北边设立九个重镇。相当于现在的九大军区一样的,驻扎了大量的军队。军队的人数非常多,一度达到了120万人。120万人相当于说,要有120万人的生活的消费和军事的消费。

为了解决百万大军的粮饷,明太祖在北部地区实行屯田垦殖制度,借此减轻国家财政压力。当时采用的屯田方式有三种,一种是军屯,一种是民屯,再就是商屯。所谓商屯就是招募商人到边境地区从事屯垦,将收获的粮食卖给军队。因此,有地利之便的山西人就蜂拥而至,从而奏响了明清晋商兴起的序曲。

前面提到,为生计忙活外出奔波的山西人,能遇到官家招募屯垦,自然是欢呼雀跃。

但是,一个很客观的问题是,单靠屯垦不能解决这么庞大的群体消费粮食的需求。怎么办?

历史又推出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山西人杨宪。

洪武三年,也就是1370年,时任行省参政的杨宪,给朱元璋上了一个奏折,提出个建议:“募商人输粮于边以佐军食,并以盐偿之。”利用政府控制食盐,就是让商人把米粮输送到指定的地点,然后准许其贩盐来作为报偿。商人把粮食运到边境上。政府给他一部分盐引,“引”也就是准许贩盐的凭证。商人拿上盐引了,只要给边关运了多少石粮食,一般情况是200石粮食,政府就给你一张引票。你拿这张引票,就可以去两淮、河东盐池换盐去,换盐以后你再去卖盐。自古以来垄断生意利润最丰厚,这样,粮运过去后换来的盐买卖中间的差额利润是非常大的。这个政策有三个好处,一个是利于国家,第二便于商人,惠商,第三是利于减轻老百姓的负担,这是个一举三得的事情。

朱元璋听了,龙颜大悦,准奏!诏令全国:号召商人运输米、麦、豆粟至边塞或边远缺粮地区,政府登记缴粮种类和数量,以及应支盐数,发给凭证盐引,商人持盐引赴产地支盐,准其在指定地区贩销。开中法初行于大同,以后各行省边境,亦多仿效。各地纳米与中盐的比例不同,一般以里程远近而定等差。
这就是历史上的“开中法”。《明史·食货志》如此记载:

“召商输粮而与之盐,谓之开中”。

这一介绍指出了开中法与此前盐制的显著区别,即商人需要以粮草易盐,而不是以货币购盐。

余秋雨先生曾经谈到:“这牵扯到一个非常重大的问题。就是西北,非常遥远的地方,气候也非常寒冷。尽管清朝统治者来自于东北,但是对西北还是陌生,生态也还是不一样的。在这种情况下面,我们按照我们现在想起来,叫后勤供应非常困难,所以他们有一个非常聪明的政策,就是那些戍边将士们的所有用度有没有通过一定的商业方式,商业运作方式来解决。那么你如果能够解决的话,我们朝廷给你们另外一种的许诺,比如卖盐的许诺。在这种情况下面,山西正是首当其冲。它的地理位置起了很大的作用,就是在我们中原统治的中心,比如像北京,还有其他地方,一直到西北边疆去的大通道,山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门户,非常重要的门户,这叫因缘际会。在这么个大形势之下,山西的走西口的群体就有了方向。”

“开中制”虽然为晋商兴起提供了机遇,但有一个基本的历史事实,是“晋商”无法改变的,那就是这项制度是通过向前线输纳粮食的方式,来换取卖盐的特权。没有粮食就拿不到盐业的经营权力,而当时晋商手中显然缺乏大量屯集粮食的条件,因为粮食恰恰是山西最缺乏的农业产品。那么晋商如何解决这样一个看似无法解决的难题呢?

山西没有多余的粮食,但与山西隔河相望的河南,再往南的山东,却都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产区。于是山西人开始推着小车,担着担子,将中原、江南的粮食运往北部边镇。前文说了,在这种贸易中,不利的自然条件、人口压力都开始转化为得天独厚的优势。

这是晋商迈向成功的第一步,这一步迈得并不容易。推着木轱辘小车,载着沉重的粮食和盐,在崇山峻岭中穿行。行路之人不但要忍受常人所难以忍受的艰难,还要耐得住寂寞,耐得了思乡之苦。一定要活下去,甚至要走向富裕的信念支撑着他们。

这一走竟然持续了四百年的时间。

由此,我们似乎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晋商的兴起,自尧舜时期就已经发芽,是因为山西拥有运城盐池这一天然资源,就像如今山西人拥有煤炭资源一样这一得天独厚的条件;元末明初,山西这个地方的自然环境开始变得地不养人;长期处于“皇权”周边的地理位置,使得山西人媚事威权,外向开拓、内敛懦弱的性格;学而不能优,人穷,又无胆反抗“揭竿而起”,但还是要生活下去的,怎么办?做生意,贩盐!明朝政府为保障边境供给实行的政策,在一瞬间终于把晋商推上了中国的政治经济舞台。

晋商就这样在天时、地利、人和的情况下,幸运地成为中国一支最重要的商帮力量。也正由于如此,我们看到:晋商的兴起是历史的多重作用与挤压形成的,晋商先天依赖自有资源,依靠政府的政策,加上自身环境的逼迫,最后,鲤鱼跃龙门了。

到了明朝中叶,开中法已经无法维持,于是明政府又实行了叶洪变法,把开中法改成了“折色法”,即把官府付给商人的盐引改为直接付银子。这样一来,晋商就有了更大的资本,其经营也从屯边转移到了内地,发展的速度明显加快了。由此,晋商逐渐走向顶峰。

当我们厘清晋商发展起家的脉络后,也许我们就会更加坦荡或者理性地去观察后人加到晋商头顶的光环。同时,我们也能窥一斑见全豹,探究出晋商兴衰的某些必然脉络与因素。

 1  |  2  |  3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经济观察网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27651号 Copyright 经济观察网2001-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