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跌荡一百年(下)

订阅
2009-09-29

《跌荡一百年》(下卷),吴晓波著

中信出版社 200910月第1

定价:42 

两本《跌荡一百年》中,吴晓波延续了他标志性的浪漫主义情怀,在看透历史的深邃洞见中,娓娓道出自洋务运动开始的商业历程与艰辛岁月,这里包含着故人们的呐喊、激情、梦想与失落,在吴晓波式的视角中,这群身穿长袍或中山装的人又跃然于纸上,他们是有血有肉的灵魂,是很多现代人血脉相连的记忆。在日渐浮躁的商业时代里,吴晓波的这种记述角度与方式颇显异类,但它却可能是浮华散尽后我们逃避不了的正视。

比如在描述解放前,国民党之所以不断溃退的原因,吴晓波关注到了经济层面的巨大差异:“在晋冀鲁豫边区,杰克·贝尔登看到了另外一个中国,军队纪律严明,官员清贫精干,民众安居乐业……这里的农民为共产党出的工可能比在国统区为国民党官员出的工多一些。但是,这里的农民认为这种摊派制度是公平合理的……当时国民党和共产党政权在经济上的表现,是后者得到民众——特别是农民拥护的重要原因。”这种解读不新鲜,但却一直被我们忽视着。

再比如在解放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吴晓波这般记述当时中国的商业现状:“‘一五’建成了156个大项目,这些都离不开苏联的扶持。五年中,有8 500名苏联专家来到了中国,这是一支不应该被遗忘的‘国际纵队’。但‘156工程’却最终成了一个遥远的、似乎已经消失的过去……事实上,这些苏援项目在很长时期一直是中国经济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吴晓波解析了这些尘封往事中蕴含的秘密,令人在建国60周年的时刻重拾往事时,有种难以言表的厚重。

说起此套书的最终目的,吴晓波将答案指向了未来:“未来三十年,中国变革的主题应当是,如何从国强进而到民富,如何让全民都能够享受到社会进步的福祉。”吴晓波说到,他一再强调,对历史的追溯是为了我们更自信的走向未来,对一个“下落不明”的阶层的追寻,是因为我们始终希望找到那个真正的“国强民富”梦。

《跌荡一百年》下卷的出版,让吴晓波的“企业史三部曲”之第二部终以完结面目呈现到大众面前。他表示,在未来两年内,他将继续对先秦到晚清的2000年中国商业历史进行叙述,最终完成“企业史三部曲”。

内容简介:

《跌荡一百年》(下卷)记述的是1938年——1977年间的中国商业历程,这段岁月因为历经战争与动荡而无比曲折,但却赋予了我们走到今天的信心与勇气,因此具有别样的意义。

作者简介:

吴晓波 1968年生人,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财经作家,哈佛大学访问学者,“蓝狮子”财经图书出版人。常年从事公司研究,现任职东方早报社。上海交通大学EMBA教授。

相关资料由中信出版社提供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经济观察网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27651号 Copyright 经济观察网2001-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