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奇迹”的真问题
张卫华
10:43
2010-05-19
订阅

劳伦·勃兰特、托马斯·罗斯基/著

方颖 赵阳 等/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格致出版社

2009年10月

经济观察报 书评增刊 张卫华/文 中国经济持续30年的快速增长不仅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淘金者,也成为全球经济学家的最大“金矿”。《伟大的中国经济转型》(简称《转型》)一书算是最新,也有可能成为经典的著作。

讨论“中国奇迹”专著早已汗牛充栋,其中不乏对“中国模式”的迷恋,再来一次中国经济转型的探讨是否会变成重复性劳动?已故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曾说过:谁能正确解释中国改革和发展,谁就能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这句多少带点调侃性的论断或许是越来越多“中国奇迹”研究者的动力所在。

45位著名中国经济专家和学者(多数为非华裔)历时8年完成了这本“大部头”(中文版700余页,英文原版900余页)。《转型》从政治制度、经济结构、产业发展、资源配置和局部改革等20个不同领域聚焦并采用实证模型剖析“中国奇迹”,清晰且尖锐地指出了中国经济转型中以及未来面临的“真问题”:过去的成就并不能为未来的成功提供保证。这是该书反复强调的观点之一。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热若尔·罗兰(Gerard Roland)称此书“在未来许多年内将成为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理解中国经济增长地位的最重要的参考书”。中文版译者称,“本书乃是到目前为止运用现代经济理论分析中国经济问题最为成功的例证,亦是将中国经济改革这一命题纳入现代经济学理论框架的成功尝试。”

总体上,这是一本以官方或非官方统计数据为基础的实证研究性论文集。笔者认为,最大的看点不是标题的“伟大”,而是作者在发自内心地称赞乃至惊叹“中国奇迹”的同时,运用西方现代经济学理论告诉我们:或许中国没有真正的奇迹,只有真正的成就与问题。

“大型改革”之后

鳞次栉比的摩天大楼下面,一位老农正在使用最原始的耕牛犁地——原版《转型》(剑桥大学出版社2008年出版)的封面图片很形象地表达了这样的主题:中国走出了一条“从农村包围城市”的转型之路。这与中东欧、独联体国家转型有着明显的区别。

中国经济转型发端于农业。当年安徽省小岗村18户村民歃血为盟式的包产到户,掀起了后来波澜壮阔的改革大潮。“农村经济的部分改革产生了爆炸性的反应,受此激励,官员们竭力进行以改善国有企业为中心的改革。”

在第一章“中国经济大转型》(英文原版中这章标题跟书的名称完全一样,但译者没有再用“伟大”一词)中,全书的两位编者分析了中国改革成功的关键因素,除了激励机制之外,影响价格(双轨制)、流通和竞争的部分措施等“大型改革”为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在一些关键的政治和经济因素上,对于宽大的指导方针,分散化的实验,政治竞争(各级官员),亲成长联盟的分析独辟蹊径。

渐进式改革被许多国内外学者视为中国经济30年成就的最重要法宝之一,但时过境迁,当改革到了由当初的增量改革进入存量改革,也就是所谓的“深水区”的时候,渐进式改革是否还会同样魅力无穷?《转型》作者们也承认“渐进式改革实现了中国经济的腾飞,但这不能确保相似的政策在不同背景下回去的类似的效果。”

在肯定并探寻了政治决策、劳动就业、教育科技、产业发展以及全球化等领域的转型之“伟大”后,《转型》作者们均不约而同地反复提及:过去的成就不能为未来的成功提供保障。

在他们看来,无论是从现代经济学理论,还是同中国类似的转型国家的经验比较来看,仅有前述的所谓“大型改革”远远不够,更深层次、更微观领域的改革远未完成。“中国经济还缺乏全面改革成功所必须的一些制度基础”,而“制度改革从一开始就落后于物质进步。”

“集中精力在大型改革上的做法使得一些事情半途而废……计划时代的一些遗留物,比如说能源、水、银行贷款的价格过低就会恶化中国的环境和就业问题。”

以笔者较为熟悉的金融业为例。经历了上世纪90年代末脱胎换骨式的改革,四大国有银行(工农中建)中已有三大经过股份制改造后成功上市,而且在幸运地躲过了这次全球金融海啸后,无论是资产还是利润规模均跃居世界前列。

中国银监会数据显示,截至去年上半年,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73.7万亿元。根据美联储对总资产规模3亿美元以上的1750家银行的统计,截至去年3月底,美国银行业总资产为11.1万亿美元。两者已相差无几。

从银行业资产规模与GDP的占比看,中国远高于美国。去年中国GDP是33.5万亿元,银行业资产/GDP为2.2。而美国2009年GDP总量为14.3万亿美元,银行业资产/GDP仅为0.8。在我国的GDP仅为美国的1/3(按照汇率计算)的情况下,被迅速催肥的中国银行业显得有些过于臃肿。

而庞大的银行业仍极为不发达和效率低下,公司治理、管理水平、风险控制和创新能力仍然远不及发达国家,甚至落后发展中国家同行。更值得警惕的是,“庞大而低效的银行部门是金融体系的主体……受困于不良贷款问题,如果处置不当,将对经济产生严重影响。”《转型》作者们一致认为,中国的金融体系是经济中最薄弱的一环,未来可能阻碍经济发展。

“大型改革”是有限的,局部的,且非常不彻底。“虽然促进了经济增长,但这一结论不能为制度缺陷、决策失误和价格扭曲开脱责任,相反这些和其他困难妨碍了发展,增加了支出。”

未来的“真问题”

研究并解释历史从来不是经济学家们的终极目的,以史为鉴预测未来,或许才是真正所求。

《转型》最后一章“2025年之前的中国经济增长”,是最吸引读者眼球的,笔者拿到书后直接就奔这章来了。两位经济学家很聪明地避过了短期的预测,把预测时间拉长到了20年(2005年至2025年)。他们的结论简单而明确,甚至也毫无新意:这20年间“中国经济会实现每年6%-8%的增长”。 
在笔者看来,结论不重要,因为历来预测——即便是天才级的专家学者,基本上也如同撞大运。连英国女王都曾抱怨,为何没人预测到这次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全球经济危机?他们的确全军覆没了。

不过,他们剖析中国经济长期存在的结构失调和发展模式显然更游刃有余。他们利用实证模型估计,中国的居民储蓄在2025年以前的20年间很可能保持很高的水平。实际上,高储蓄率带来高投资率,进而压低消费正是中国经济的症结之一,而且没有任何迹象显示,中国人传统的储蓄观念和行为发生了根本变化。在社会保障、医疗体系没有完善甚至建立之前,指望中国人像美国人那样完了命地花钱既不现实,也不负责任。

凭借30年来劳动、资本的大量投入,这种粗放式发展已经越来越难以保持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如果接下来的20年中,中国经济增长不得不完全依赖劳动和固定资本的投入,其GDP增长率不会超过4.7%,该数值仅仅是1978-2005年所达到9.5%的一半。”

这些仍然是“中国奇迹”背后的真问题。

因此全书通读下来(笔者略过了很多模型分析和部分章节),笔者浑然不觉中国转型之“伟大”(当然也无渺小之感),脑子里满是不止前述的那些“真问题”。他们正确解释了中国的改革和发展了吗?这不仅是包括他们在内全世界经济学家的挑战,考验着诺贝尔奖委员会。

以笔者浅识,找出《转型》中理论和实证模型中的明显瑕疵是极其困难的,但中文版纸张太薄的问题是显而易见的。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