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袁贵仁任教育部部长 教改新期待(2)

订阅
2009-11-09
康怡

教改的空间

中央教科所研究员储朝晖再次开始为《规划纲要》建言献策:“这个规划关系到未来12年中国教育的发展方向,一定要从下一代如何成长的方面去考虑,所有政策不能仅仅从教育部门的利益出发。”

对于周济任教育部部长6年间中国教育的发展,官方评述为“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职业教育加快发展,高等教育实现大众化,教育公平也迈出重要步伐”。

不过,回顾中国教育过去几十年的发展,“成就巨大,问题巨多”是业内人士一致的看法。

就在教育部部长换任的当天,中央电视台的一档节目中提到了所谓的“中小学教育八大潜规则”。

对于这些多年来一直困扰中国广大学生家长的教育痼疾,教育界人士的观点是,有些是外部环境造成的,有些是教育制度本身的问题。因此尽管这位新部长在履新的第一天就受到教育界格外的关注和期待,不过储朝晖认为“把当前所有的教育问题都寄希望于新任部长身上是不现实的”。

“就拿高额择校费来说,根源不是管得不严、政策贯彻不到位,而是中小学办学质量极不均衡,家长的择校冲动根本就无法遏制。”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眼下新教育部部长能够“有所为”的应该是,推进教育制度本身的改进,并把在目前制度下本可以做好而没有做好的事情抓起来。

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研究院的学者成刚举例说,目前教育制度中素质教育、教育公平等基本概念都太空泛,造成操作上的随意性。这些概念都有必要尽快得到明晰。

同时,更多的教育人士将矛头对准了教育部行政化管理方式上。教育部此前的一些政策如中小学生跳集体舞、唱京剧、大学BBS实名制等,在社会上引起议论。

“上述现象的出现是因为教育部门的行政化干预太强。”为此,成刚建议应尽快理清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学校之间的关系。

熊丙奇说:“理顺政府与学校的关系,弄清楚教育部门的职能到底是什么,我们的教育制度是不是在依法办学,是不是在依法行政,这都是新部长可以做的。”

值得欣喜的是,据一位参与制定《教改纲要》的官员透露,在纲要的初稿中,对眼下迫切需要做的事情,都已有所涉及,而且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

例如,对于教育部财政拨款不透明问题,《教改纲要》初稿中提出可以通过成立大学拨款委员会,来助力教育财政支出的透明化;在高校干部人才选用上,可以尝试从单纯的任命转为公开的遴选;对于本科教学评估,方式上也可以做些改变,比如从现在的集中到校区评估,改为随机抽查临时性、原生态的评估,从原来的优秀评价改成合格评价。

为此,上述官员认为近期可以进行调整的应该是“在现有的制度暂时没有改动的情况下,或者是在新的制度逐步推进的过程中,我们的新部长能够尽量用好手中的财权、人权、评价权”。

而对于用人单位把学历看成重要的衡量指标、学生就业时大多盯住一些白领岗位等问题,这些是社会大环境造成的,只能是社会各界共同努力,逐渐去改变。

 1  |  2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经济观察网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27651号 Copyright 经济观察网2001-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