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
经济观察报 记者 张向东 席斯 本报获悉,6月13日国家发改委再次就收入分配改革召开研讨会。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宋晓梧作为主讲人在研讨会上提出建议,按照同股同权的原则提高垄断行业央企红利上缴比例;加大中央对地方财政转移支付,提高地方自留税收的比例。
4月以来,发改委已先后数次召开有关收入分配的研讨会,国务院研究室、财政部、人保部、民政部等部门均有官员出席。其间发改委就业和收入分配司还曾分赴浙江、四川等地进行调研。
伴随着一系列研讨和调研,中国收入分配改革的制度设计已经成形,面目逐渐变得清晰。
切割国企、政府利益
6月13日的会议,发改委就业分配司正司级巡视员刘浩等相关官员出席。发改委邀请宋晓梧主讲,刘浩和郑功成是政策建议点评人。
宋晓梧曾先后任国家体改委分配和社会保障司司长、国务院体改办秘书长、发改委党组成员等职。郑功成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亦是民盟中央经济委员会主任。不久前,郑功成刚刚结束收入分配改革的调研回京。
会上,宋晓梧表示目前垄断行业国企红利上缴比例仅为5%左右,根本不符合同股同权的原则。对于国有企业来说,政府不仅拥有资产权还拥有土地权,但是这些权利并没有以利税的形式反映出来,仅靠政府对国企征收的税收远不足以弥补。
事实上,经过几年的讨论,提高国企红利上缴比例,已经成为推动收入分配改革的共识。财政部官员透露称,目前正在研究关于调整央企上缴红利比例和扩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试行范围的整体方案,并打算于年内出台。国家发改委、国资委、工信部等相关部委均参与了此项改革。
宋晓梧还建议,中央财政应该通过增加支付转移等手段留给地方更多的财权,以增加社会保障水平。宋晓梧说,国家财政应努力实现基本服务均等化,向落后地区倾斜,增加当地的收入水平和社会保障水平。社会保障是收入分配改革的重要部分,目前中国的社保水平即便是与同等发展水平的国家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
在宋晓梧看来,中国目前的社会保障存在着很大的隐性债务。这个问题是由此前的改革造成的。中国大部分企业的老职工目前所领取的养老保险金,实际上是由企业和新职工共同承担的,而这部分资金应该由国家财政出。此外,农村社会保障也处于较低水平。
据悉,对于宋晓梧的建议,发改委就业分配司巡视员刘浩和其他官员均当场表示赞同。2009年底,刘浩曾表示保障性收入是居民专一性收入的主要内容。社会保障改革的原则,应该是社会公平原则、补偿贡献原则和平抑差距原则,而不能仅仅是部分补助。应该优化财政支出的结构,国家应该进一步加大投入。根据刘浩掌握的资料,在中央社会财政预算中社会保障开支,只有非常小的一部分是投入农村社保。
对于发改委方面的观点,财政部并不完全认同。财政部认为应该提高地方财力,同时尽量减少收入的上划下转和转移支付。财政部部长谢旭人认为,目前转移支付结构不够合理,应该减少专项转移支付,提高一般转移支付规模。
会上,宋晓梧还建议,应该尽快建立“劳资集体谈判制度”,在各类所有制企业中落实劳动者集体谈判的合法权利,进一步健全集体谈判机制,明确工会在集体谈判中的平等地位和权利。
在宋看来,中国目前存严重的资本收益与劳动报酬失衡的现象。其关键问题是中国没有一套完善有效的集体谈判机制,一些企业的工会也没有充分发挥为劳动者维权的作用。
分歧渐小 取向渐明
自2004年,国家发改委第一次组织召开全国收入分配改革研讨会以来,几年间无论是部委之间,还是在专家学者看来,有关收入分配改革的意见分歧在不断缩小。
1 | 2 |
- 中产阶级,中国社会的海市蜃楼 06-20
- 收入分配改革转向 重点减少政府国企财富 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