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
从再分配入手推进收入分配改革,已经成为当下大部分专家学者的一致观点。在专家看来,解决收入分配问题,包括税收政策、转移支付政策等措施在内的再分配政策,对缩小收入差距起的作用非常大。欧洲国家通过上述再分配手段,大大降低了基尼系数。初次分配的基尼系数如果是0.50,经过再分配以后,可以降到0.35左右。而眼下,中国的二次分配效果非常有限。因此,中国的收入分配改革应该加大再分配力度,包括在税收政策、转移支付等方面,要做大的调整。
国家发改委宏观院社会所研究员常兴华经过与国外的对比发现,我国政府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格局中收入比重都较大;企业所得在初次分配中比较适中,而在再分配中居于弱势地位;居民所得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份额都较低。
常兴华表示,这反映了我国政府部门干预经济的程度较高。从分配格局上看,政府部门强势干预经济,对企业的影响要大于对居民的影响。
常兴华分析称,政府所得对居民所得挤压,一方面政府财政收入快速增长挤压了居民收入增长空间;另一方面政府的转移支付和社会保障支出相对滞后,居民不得不更多地自己考虑医疗、养老和教育等支出,两方面导致居民消费倾向下降,储蓄倾向上升,从而影响了国内居民消费。这种国民收入分配向政府倾斜的失衡现象为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埋下隐患。
目前,正值“十二五”规划制定关键期,发改委再次就收入分配改革进行研讨后,将把这些调研成果和建议汇总修改后,将上报国务院。
事实上,2004年发改委研讨收入分配问题,是为了制定“十一五”。最终,2005年10月公布的 “十一五”规划提出,“合理调节收入分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这就是发改委收入分配改革方案中 “提底、扩中、调高”六字方针的由来。
转眼“十一五”将过,收入分配改革几乎未见任何实质性推进,发改委再度起草新的收入分配改革方案。
研讨会上,宋晓梧说收入分配改革已无退路。
这次,再提收入分配,分歧已明显减小。发改委就业分配司一名官员曾在一份内参中表示,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政策取向,是要实施反垄断的分配调控政策;加强对劳动者薪酬的宏观管理;加快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同时加强税收对收入差距的调节作用。不过,该官员认为,收入分配改革将是渐进式的。
1 | 2 |
- 中产阶级,中国社会的海市蜃楼 06-20
- 收入分配改革转向 重点减少政府国企财富 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