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报里的秘密:亏损向下游蔓延(3)
孙健芳
07:03
2010-07-19
订阅
 1  |  2  |  3  |  4 

亏损蔓延

在经济下滑过程中,有越来越多的紊乱现象在出现。

“集装箱已经缺箱了,这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交银施罗德港口行业研究员曹文俊说,“今年以来集装箱运费不断在提,到今年一季度末各航线的集装箱海运费涨到了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的水平。”但与此相反,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BDI)却连续下挫,创下了自去年5月1日以来的新低。

“同样是金属行业,钢铁、铝、锌与铜的价格已经背离,前三者价格都在加速下跌,但是铜的价格为什么高居不下?”中信证券研究员也有疑问。

这些问题被剥茧抽丝后答案是:上游产业链开始变冷,已经蔓延到中间制造商,但下游产业链感觉仍不明显。

“从去年上半年开始,中国进口的铁矿石进口就达到5000万吨以上,之后上升到6000万吨,这种情况一直持续今年5月份,但6月份铁矿石进口量环比出现明显的下降。”交银施罗德有色金属研究员饶超说。

导致铁矿石需求减少原因之一是企业库存周期在结束,如去年汽车行业销售和生产有一个爆发性的增长,到了今年2、3月研究员调查时发现,一些4S店出现一定的滞销情况,很多4S店是处在新一轮的去库存阶段。

另一方面,中国4月15日开始新一轮地产调控措施也影响国内对钢铁和铁矿石的需求,因为房地产行业的调整将影响到建材、建筑、装修、家庭耐用品以及机械等行业,而这些行业都是钢铁和铝、锌最大的需求行业。

同时,调控也在影响预期,“2008年季度大众商品暴跌,跌完之后市场有通货膨胀预期,需求都会慢慢放出来,但现在大家已经有了通缩预期,需求会一下子消失。”曹文俊说。

分析员还预测,如果正常情况下,政策没有拐头,大家对经济的预期没有发生变化,三季度市场对金属或矿金石需求维持下滑的趋势。

一边是需求减少,但另一边国内钢铁和有色金属企业的产能并没有减少。从6月中旬钢铁数据来看,基本上钢材日产量还在175万吨以上,供应是历史比较高位的水平。电解铝产量是141万吨,年化将近1700万吨,也是历史的最高产量。

 1  |  2  |  3  |  4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