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海西经济区:20城市竞合升级(3)

订阅
2009-09-01
陈周锡

地方新一轮竞合升温

一位浙南某市发改委官员说,尽管海西经济区还只是一个概念,然而这已引起周边城市的极大关注。它们都有意打“海西牌”,想尽力在招商引资、争取国家项目上分得一瓢羹,“新一轮白热化竞争必将来临”。

商人率先行动。今年10月,温福铁路即将开通,福州温州商会的一些会员企业,就联合起来在福州市中心承包建设一酒店。之前,这个商会80%会员在福州从事商贸,很少涉足大型基础设施建设。该商会秘书长、福州飞达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建飞说,目前商会成员正在筹划,在福建平潭岛投资2亿元建立一个五星级的酒店,主要资本来自温州。

周建飞说,最近几年,海西经济区明显提高了招商引资的门槛。他们说,温州轻工企业已不是他们招商的主要对象,国家级大公司、海外大型企业是他们关注的重点。”福建省外经贸厅一份资料显示,截至今年7月,已有103家世界跨国公司在福建投资163个项目,投资总额151.46亿美元。

地方政府的态度也非常积极。“我们一直在关注海西”,温州市发改委国民经济综合处和发展规划处副处长孙富国说。

今年6月,地处浙闽交汇处的苍南县,向浙江省提交了一份《关于批准“海峡西岸经济区浙江苍南先行试点区建设”》的请示,将自身定位于“浙江参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先行区、浙江对台经贸合作的试点区、浙江南部地区对外开放的综合通道、温州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区”。

同时,苍南正在部署与闽台深度合作的战略平台。其中,霞关对台小额贸易园已完成规划、选址,并将进入全面建设阶段;台商创业投资区也已进入合作开发建设阶段。另外,苍南还规划建设浙台农业合作实验区、浙闽台农产品交易物流中心、浙闽旅游经济合作区等项目。

一位温州市发改委官员直言,谁率先抢到海西牌的国家级项目,他将在今后区域发展中占得先机。

据了解,连接长三角最南端、海西经济区最北端的温州,对吸引国家级的项目落户更为迫切,尤其需要一个国家级的物流中心。温州大学商学院副院长张一力教授说,温州的地理位置“比较尴尬”,能否利用好“海西”、“长三角”两张牌,借机建立大型园区、引进大型企业,已关系到温州的新一轮发展。

于是,海西经济区各城市的新一轮竞合关系乍现。

一位福建官员说,港口资源是福建的特色资源,今后将会大力开发,目前上海港已有意将参与福建宁德港的开发建设。这让邻近的温州港颇为紧张。一位温州经济研究人士说,由于腹地存在交叉关系,温州、宁德两港存在直接的竞争关系,这无疑让正在打造浙南港口中心的温州港增添变数。

事实上,经济基础偏弱、多山少平地的海西经济区,能否“负重前行”一直备受各方关注。

浙江大学区域与城市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陈建军认为,由于经济基础薄弱,海西人民具有扩散能力强,而集聚功能比较弱的特点,这是经济区发展的一把双刃剑。在产业对接上,现在留给海西的空间并不大,经济区要想和长三角、珠三角平起平坐,需要创造一个中国区域经济的奇迹。

与长三角一些豪门城市相比,海西经济区的诸多城市就显得比较草根。在这种情况下,地方政府的施政能力还需要大踏步提升,尤其是在经济改革方面,要有一些实质性的动作。

目前,闽台经济总量差距在逐步缩小,福建GDP已从1981年相当于台湾的12.9%提升到了2008年的39.8%。“这是海峡两岸经济融合的一个契机”,原福建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杨益生说,海西经济区发展空间余地大,腹地比较深,相信将会落户一些国家级开发区、保税区,这必然促进海西经济区的新一轮高速增长。

 1  |  2  |  3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经济观察网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27651号 Copyright 经济观察网2001-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