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珠三角港资企业转向服务业(1)
经济观察报 记者 吴娓婷 金融海啸一年来,珠三角加工企业倒闭1万多家,其中“受灾”情况最严重的当属港资企业。
但一组数字却反映出一些积极的转变。广东省外经贸厅数据显示,广东在引进香港投资方面保持高增速,尤其在服务业领域。今年前7个月,广东实际吸收港资在服务业的投资达31.99亿美元,占同期香港对广东实际投资的46%,占全省服务业实际吸收外资的71%;服务业投资同比增长23.6%,远高于同期制造业投资。也就是说,在投资结构上,港商正在进行一轮整体的升级优化。
10月1日,《<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补充协议六》(简称“CEPA6”)实施。内地同意推出29项市场开放措施,涉及20个服务领域,涵盖了银行、证券等香港多个具发展优势的重要行业。香港服务业正提速进入内地市场。
如何看待当下港资企业投资结构的转变,本报采访了香港贸易发展局华南首席代表何建荣、香港总商会总裁方志伟。
还不能说“风雨过后见晴天”
经济观察报:金融海啸爆发一年,目前珠三角地区的港资企业生存状况如何?
何建荣:最坏的时光已经过去。因金融海啸而中断了的订单陆续回流,珠三角局部地区甚至出现劳工短缺状况,说明开工情况大有改善。加上金融海啸导致大量小企业倒闭,订单集中到生存下来的大中型企业手中。但是,复苏不是立竿见影的,企业尚未恢复到金融海啸前的水平。
方志伟:比起一年前,一些制造业企业好了很多。但所谓好了很多,还只是比最坏的时候好了。我们需要保持警惕的是,如今楼市、股市两旺,这种表面上良好的经济气氛是靠热钱还有政府刺激经济的措施支撑,不是经济本身复元。只有当我们看到企业开工正常,能拿出自己资金、而不是政府补助来扩产的时候,才算真的恢复。
经济观察报:有一种说法是,目前制造业回暖是传统的季节性订单旺季,你怎么看?
何建荣:我不同意 “传统订单旺季”一说。一般情况下,客户春季下订,企业在4、5、6月生产,秋交会的订单就要安排在明年生产了。传统订单高峰不应该出现在9月份。按照过往的经验,9月份生产通常因为“返单”,也就是春季订造的一批货物卖得好,再加急赶制。今年上半年情况惨淡,所以9月份也不存在“返单”。目前这一拨的订单是最新下订的。

- · 何帆:为何国货在国外卖得更便宜 | 2009-12-02
- · 【60周年专题】珠三角:再整合 | 2009-10-10
- · 现代服务业是经济回升重要引擎 | 2009-08-24
- · 房地产FDI下降拖累服务业FDI增长 | 2009-07-30
- · 鲁宁:上海既要板桥体也要隶书楷书 | 2009-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