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平绝收
杨兴云
01:33
2010-04-05
订阅
经济观察报 记者 杨兴云 一直以来号称云南第一油菜籽和烤烟产地的罗平县,作为云南省旱情最严重的滇东旱区的重灾县,正遭受 “有气象记录以来持续时间最长、干旱程度最深、旱情范围最广、造成损失最大的一次旱灾。”

从云南第二大城市曲靖到罗平县城所在地罗雄镇,公路距离183公里。从去年9月至今,这里将近7个月的时间没有降雨了。

地处滇黔桂三省交界处的罗平,被称作气候像贵州,山水像桂林。其中“气候像贵州”一说,容易让人联想到“天无三日晴”的谚语。

事实上,罗平也是云南4个多雨中心之一,正常年份的年均降雨量达到1750毫米,而云南全省平均年降雨量为1087毫米。

“从去年7月至今,罗平降水量为515.8毫米,与往年同期相比减少60%左右,日均气温15.3℃,比往年偏高4.5℃。”罗平县委宣传部长涂勇说。

正是在这样一个极端气候背景下,正处于油菜花期的罗平,呈现的是花谢水断的景象。由于旱灾,罗平县12个乡镇均出现了天然林成片枯死的情况。

“不仅如此,由于持续旱灾的影响,大地土质疏松,一些山体出现裂缝、水库堤坝开裂、河堤疏松,遇水极易崩塌,遇暴雨,极易形成水土流失、山体滑坡等灾害。”涂勇说。

现在正是旅游旺季,往年这个时候,罗平每天的游客超过2万人。由于全县宾馆、酒店、招待所的床位只有17000个,很多游客不得不住到周边的师宗、陆良,甚至距离七八十公里之外的贵州兴义。但现在罗平没几个游客。

随着旱情的持续加剧,罗平多处水源点枯竭,80%以上的蓄水设施干涸。全县23个民族59万人,除县城及周边村庄有水,其余12个乡镇全部出现严重水荒。初步估计,今年罗平全县农作物、林业、工业、旅游业因大旱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1亿元。

大水井:重灾之乡

越野车离开罗平县城,在水泥路面上奔驰了大约半个小时之后,拐向通往大山深处的小道,在怪石嶙峋的山间行驶了20多分钟,到达一个隶属于大水井乡,名为孙家地的苗族村寨。

放眼望去,整个寨子几乎没有一块像样的平地,村民的房屋都是重重叠叠依山而建。

一位村民告诉记者,全寨30户人家,大小池塘及水窖全部干涸。村民取水如果走公路,需要到28公里之外,如果走小路,直线距离也有大约5公里。

沿着村民手指的方向看去,一条弯弯曲曲的羊肠小道消失在远处重岩叠嶂的山间。他表示,沿着这条陡峭险峻的山路到达多依河边,去的路程全是下坡,由于坡陡路滑,山高林密,需时两个小时左右,而返程则全是上坡,一个壮汉负重25公斤,需3个半小时左右。

“一般取水一次,早上6点钟出发,回到家大概是11点半。”该村民说。由于取水的劳动强度太大,对于那些家里劳动力外出打工,只有留守妇儿的家庭,基本上无法实行。他们唯一的办法就是等待乡政府每周1至2次的送水。每户人家一次可获25公斤装饮用水6桶。

本报记者来到村子的时候,刚好看到一辆小货车运来一车由江苏爱心人士陈光标捐赠的纯净水,前来领水的基本上都是中年以上的妇女。

涂勇将一箱纯净水放在一位看上去六七十岁妇女的背篓里时,她笑容灿烂,一边不住地点头,一边用苗语说着感谢的话,随后便沿着陡峭的山路蹒跚而去。

位于罗平县城东南20多公里的大水井乡,共有133个自然村,29109人,素有“九分石头一分土,土如珍珠贵如油”之称,历来水资源就极为匮乏,在此次旱灾过程中,遭受的困难也最为巨大。

大水井乡党委书记王冬梅向记者介绍,罗平当地有个习惯,喜欢将自己期望的事情取为名字,像大水井这个地名,正是由于缺少水源才特意取的。

据了解,目前,大水井全乡共有个体小水窖1845个,集体蓄水池115个,坝塘1座,总蓄水量161300立方米,现已基本干涸。

“截至目前,共有101个自然村,23287人,8368头大牲畜,出现饮水困难,而全乡30000亩油菜籽,则已全部绝收。”王冬梅说。

她介绍说,按照目前最低标准统计,在采取节水措施后,农户生活用水每天按20公斤/人计算,到雨季来临的5月下旬还有60天,尚需供水27944立方米。“所需经费114万元难以落实,保证村民基本生活用水仍然面临巨大考验。”

村民陈绍林说,他家里有4个人,还有45只羊和6头猪,每天需用水5挑,每挑30公斤左右,现在光水费一星期就要40元左右,时间长了难以承受,希望政府能够给以适当补贴。

离开孙家地,记者来到另一个位于大山深处的苗族村寨歇场村。这里刚刚修通了水泥路,看上去比孙家地的交通条件要好许多,但取水点仍然在20多公里外的多依河。

苗族村民古民岗操着半生不熟的汉话对记者说,由于取水一次往返需3个小时,村民用水非常困难。后来在政府的组织下,组成了用水互助组,情况好多了。

据王冬梅介绍,一个用水互助小组,大多由10户20户不等的村民组成,互助组由村组干部协调车辆轮流取水。此举不仅用水情况得以改善,而且每25公斤的取水费用只需支付1块钱,比原来降低1至2元,降低了群众负担,全乡现在共有用水互助小组245个。

“但随着旱情的持续,越往后工作越困难。”王冬梅说。

自救的力量

在见过总理温家宝之后,陆建友立刻成为当地远近闻名的名人。

3月19日,正在云南曲靖视察灾情的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陆良县召开抗旱救灾座谈会。作为6名基层代表之一的陆建友在发言中提到,自己在利用自家水井每天为全村200多人免费供水的同时,还组织村里的党员每天为村里的鳏寡孤独送水上门。温家宝4次打断其发言询问相关情况。

据罗雄镇镇长劳学明介绍,在此次百年一遇的旱灾面前,除陆建友外,当地群众采取了很多办法自救。

罗雄镇普妥村和皂角洞村农村妇女自己组织“娘子军抗旱队”参与抗旱,最多时达到90多人。她们将原来已经淤塞的老井重新疏通,挖出水来。目前一个长宽各达4.5米的老井已经翻修完毕,即将投入使用。

普妥村一对年逾六旬的老人,将自己在县城做小生意积攒起来的2万元用于为家乡村民寻找水源,目前正在修建一口老井,准备将其修缮后无偿提供给当地村民使用。预计该井的出水量将可满足附近3个村子村民的用水需求。

罗雄镇城区居委会自己筹钱12万元购买一辆容积为6个立方米的运水车,并设置了专线电话,只要有缺水的村民、学校等提出要求,就立刻免费送水上门解困。

劳学明说,镇政府专门从财政以及社会捐款等渠道,筹集了近50万元资金,支持村民抗旱自救。这些资金用于给村民买水泵以及各种抗旱物资和器材,村民打井可以得到补助,对于新打的深井,每米补助300元。

“据气象部门分析预测,雨季在5月下旬以后才陆续开始,旱情仍将持续发展、蔓延,灾情仍在进一步加深、加重。一些地方将无水可取,运水距离将越来越远,运水成本将越来越高,抗旱资金缺口将越来越大。”涂勇说,在此情况下,鼓励村民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抗旱自救,已经成为政府抗旱主渠道之外一个不可或缺的补充。

劳学明说,在雨季到来之前,罗雄镇的生活用水问题还不大,但生产用水很成问题。作为罗雄镇主要经济来源的12.8万亩油菜籽90%以上绝收,下一步如果因气候影响,再次出现不可测因素,对农业的影响会是难以承受的。

“罗平的水库是建在天上的”

罗平县水利局局长李吉平表示,通过此次百年一遇的旱灾,他们也仔细地反思了罗平县在水利设施方面的薄弱。

“罗平的水库是建在天上的。”面对记者对罗平这个农业大县有关水利设施的疑问,涂勇回答透着些许幽默,道出了罗平水利设施缺失的实情。

罗平是云南省主要的烤烟和油菜生产基地。但由于坝子区内河流短小、灰岩广布,受水源、地形、地质条件的制约,水利设施不足,现有水利工程实际供水能力2944万立方米,只相当于总需水量的25%,区域工程性缺水的状况十分严重。其中,农业缺水7300万立方米,城镇生活、工业缺水1600万立方米。

“近几年全县极端气候现象增多,洪涝干旱寒冻等自然灾害出现的频率与强度明显上升,使水利工程体系薄弱问题更加突出,应对水旱灾害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更加突出。”李吉平说,这次干旱暴露出罗平县水利基础设施薄弱,全县仅有2座中型水库,4座小(一)型和18座小(二)型水库。

为此,罗平县在抗旱的同时也在做一些水利项目的前期工作,争取立项建设骨干水源工程和五小工程。其中,阿岗水库成为罗平县水利设施建设的一个代表性工程。

据了解,规划建设的阿岗水库位于九龙河上游,坝址距罗平县城75公里,规模为大(二)型水库,总库容为19185万立方米。工程估算总投资130769.94万元,工期为48个月。

李吉平透露,阿岗水库工程目前正处于可行性研究阶段,其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得到了有关专家的肯定。争取2010年内报国家水利部审查,并于“十二五”期间开工建设。

“阿岗水库是保障罗平县粮油安全的根本性工程,何时能够立项动工,牵动着59万罗平父老乡亲的心。”涂勇说。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