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对伟创力来说,选择在内陆地区绝非仅仅出于成本上的考量。“外包或者说合约服务,已经不像以前那样只是从单纯的劳工、成本节省上来考量,而是从设计、研发到我们的生产服务,以及销后运输,一直到最后的售后服务,这样的一条整体的物流链上的服务了。”付军说。
在金融危机爆发后,伟创力的客户更加注重中国内地市场,伟创力也加强了在手机、电脑等电子消费品的制造。与从前大多订单都是出口相比,这些产品更多销往中国内地。“如果说我们的客户将来是针对国内市场的开发,内陆并不是一个坏的选择。如果说现在伟创力大部分的东西还是做出口的话,我考虑沿海可能会更多一些。”付军的观点似乎暗示中国内需市场正成为企业新的争夺对象,而伟创力在赣州的工厂正是为了满足这样的需求。
人力资源再定位
在富士康事件和一系列罢工事件发生后,在传统的制造业基地,企业与工人的关系已经被提到了新的高度去看待。然而,对于制造业的内迁,一个普遍的担心是,珠三角和长三角的故事将在这些内陆地区重新上演,快速的发展伴随着资源的巨大消耗和对于人力资源剥削。
为了筹备即将开工的工厂,伟创力有一个团队正在赣州进行紧张的前期准备。作为这个团队的一员,邓先生关心的不是厂房和设备,而是新厂区的人力资源规划。本身即为江西人的邓是伟创力一个月前招聘的人力资源总监,他正在酝酿一些符合赣州本地特点的计划。
来自珠三角的教训让很多企业开始反思自己与员工的关系,并作出相应的调整。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一直是人员流动比较大的行业,就企业而言,普遍缺乏尊重员工的企业文化,对于工人来说,他们在这些企业打工也缺乏归属感,由此衍生出了一系列社会问题。
邓认为,随着劳动力过剩局面的结束,以及越来越多90后加入劳动力大军,制造业的人力资源问题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企业也应该做出相应的调整。“人力资源问题跟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阶段是有一定关系的。例如90后打工者的想法跟70、80后就是不一样的,这个可能是每一企业都要面对的问题,因为怎么让他们在解决了温饱以后,还能活得更体面、更有尊严,是企业和政府都面临的问题。”他说。
在他为赣州伟创力设计的人力资源规划中,他希望通过一些方法让员工队伍更加稳定。
伟创力在宣布进入赣州时曾表示,90%的工人将在赣州本地招聘。邓希望能在将来的招聘中更多考虑从外地打工回来的农民工。“如果能把这部分人吸引进来对我们企业来说是非常好的事,因为处在这个年龄阶段的人有家庭压力、经济压力,因而会相对稳定,如果我们把他们吸引过来,他们肯定是能够干得比较长。”邓认为,如果一个企业员工的稳定性高,产品质量就会相应提高。
但是他认为,从珠三角的经验看,获得稳定的劳动力资源,光靠企业通过加薪的手段效果并不明显,而且也不是企业凭借一己之力能做到的。实际上,赣州市政府部门也意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为何配合落户赣州的企业,赣州提出了颇具创意的新市民公寓计划,该计划规定工作满三年的赣州人可以申购专门为农民工建的“新市民公寓”,申购价格仅为当地房产均价的三分之一,价格在农民工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
“居无定所,打工者始终没有一个家的感觉。政府给他解决了这个住房的问题,让他充分感受到一种家庭的温暖,包括对他们小孩的教育,对父母的孝敬都能相应得到解决。”邹大勇认为,这一创举将更好地发挥赣州人力资源的优势,为制造业的内迁提供更好的人力资源环境。
(感谢赣州开发区招商局钟舒毅提供协助)
- 富士康寻求通路变局 赛博百亿打造混业经营 2010-07-02
- 马红漫:富士康“内迁”之思 2010-07-01
- “罢工”有那么可怕、可憎吗? 2010-07-01
- 富士康国际发布盈利预警 并将建厂郑州 2010-07-01
- 富士康30万人迁移 预计十月前启动半年完成 2010-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