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
社区民主自治能否取得成功,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社区居民能否有效参与
经济观察报 记者 杨兴云 30年前就成为中国首批四个经济特区之一的珠海,在而立之年又迎来了它的新使命——继续践行其作为“特区”先行先试的职能,在中国首开社区民主自治实验之先河。
据珠海市民政局有关负责人透露,这项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已被列为国家及广东省的试点,肩负着为接下来中国城市管理模式转变提供经验及样本的重任。
构建民主自治平台
作为社区民主自治试点之一的珠海市香洲区翠香街道康宁社区坐落于珠海市中心的柠溪路中段,面积1.65平方公里,包括流动人口在内,社区居住着18000人。
“上面要求通过试点 ‘反弹琵琶’促改革,所谓‘反弹琵琶’就是通过社区的实践来自下而上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全程参与康宁社区民主自治试验的康宁社区党校校长韩晓勐对本报记者说。
“在进行社区民主自治起步的时候,我们首先做的一项工作,就是在厘清事权的基础上,将社区事务按照社区管理事务和属于政府管理内容的行政事务进行划分。”韩晓勐说。
属于社区管理事务的工作,由社区专门为此成立的公共服务站承接。例如人口统计、“四术”、宣传、回访服务、公共环境卫生监督、日常安全检查等。
属于政府管理内容的行政事务工作,转移给街道办的政务服务中心。如:开具计生证明、准生证、社会抚养费等。
在社区人员分工方面,实行交叉任职、有合有分的办公模式,初步形成了社区党总支、居委会、公共服务站,“三位一体”的工作格局,为接下来开展社区民主自治实验奠定了组织保障。
《翠香街道社区民主自治组织运行体系设计》(试行)将社区自治分为楼栋、小区和社区三大主体。
其中楼栋的议事主体为楼栋居民,主要议事内容有楼栋公共设施的维修、治安防盗、消防安全、公共卫生、邻里纠纷、疫情预防等与楼栋公共利益相关的事项。
而小区的议事主体为小区居民,主要议事内容为小区居民公约的制定和修改、物业管理公司招聘、业主委员会的选举、公共设施的维修、治安防盗、消防安全、绿化美化、公共卫生等与小区公共利益相关的事项。
社区则由社区协商议事委员会作为议事机构,主要议事内容包括:通报近期街道、社区正在开展的工作情况,社区改善规划和行动计划,以及楼栋、小区未能解决的涉及公共利益的有关问题。
康宁社区党总支书记刘水方介绍说,为体现民主自治的为居民服务的成效,去年他们就以一度缺乏管理乱象丛生的香宁南区为试点,将几十栋居民楼分为10个组进行管理,每组几栋楼中各配备住户代表,再由居民们自选出组长,对每组的“家务事”进行逐一解决。
大榕树下议事园
与此同时,在社区党总支、居委会引导下,每个居民住宅小区也有自己的“民主议事协商机构”,居民们称其为“大榕树下议事园”。
“大榕树下议事园”由小区居民、业主委员会和物业管理处三方代表组成;业主大会是决策机构;业主委员会是执行机构;小区业主监督委员会是监督机构;小区义工组织是协助机构。
“很多社区的工作计划都是在议事园上经过讨论研究而确定下来的,例如对香宁南区环境进行整治,对破旧排污管道进行改造,建设和完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康复服务中心、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等事项。”刘水方说。
刘水方向记者列举了通过 “议事园”这个社区居民的议事平台,解决问题的事例。2009年底,香宁北区10栋楼下的 “金品记猪肚鸡”餐厅,因为营业产生的噪音和环境卫生(油烟)、煤气管道的安全隐患等问题引起周边居民的不满,多次到居委会投诉反映。
“后来,我们通过社区议事园召集经营单位、居民代表和小区物业管理相关负责人坐到一起议事协商,最终达成了协议,餐厅搬迁,问题得到了解决。”刘水方说。
另外一个事例是修建香宁花园南区大门的事情。刘水方说,多年以来,香宁花园南区一直没有小区大门,为此,“议事园”多次召开会议,协商筹集资金修建一座香宁花园南区牌坊式的大门。“议事园”居民代表提议,采取居民捐款和联系热心单位捐助的方式筹集资金。最终社区居民捐款21,085元,珠海市青年企业家协会捐款20,000元,大门于2010年4月27日建成。
1 | 2 |
- 行政权利三分一年后 2010-10-18
- 党政合一:县域改革样本 2010-10-18
- 人大归位 2010-10-18
- 秦晓:不能用中国价值取代普世价值 2010-10-18
- 《财富》中国最适合投资的城市 2010-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