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病”连锁反应 实体经济全方位“缺血”(3)
陈哲 陈周锡
2010-10-25 07:20
订阅
 1  |  2  |  3 

生病的实体

漂亮的城市内部,由经营土地的思路带来的隐患,也正在加剧。

杭州市经委经济运行处处长魏义光坦承,当地投资带动工业经济增长的能力近年趋于弱化,工业投入后劲不足。“造成这一问题的主因在于土地短缺、能源价格上涨。使得企业选择项目的难度和投资风险扩大。”

2009年,杭州市工业投入增长7.0%,增速落后于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8.7个百分点。今年1-8月份,这一差距仍然在8.5个百分点。在过分依赖土地经营地方发展的思路下,地价飙升后,工业经济后续发展面临了很大压力。

企业面临的难题不仅仅是价格高企的工业土地和办公楼租金。“相比‘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杭州的劳动力价格有很大的差距,但这些外来的人员和就业大学生却面临着全国最高端的房价,虽然杭州是有名的宜居城市,在住房等生活成本高企的压力面前,要么人才选择离开,要么企业负担更高的薪酬。”魏义光说。

据统计,今年1-8月杭州市从业人员劳动报酬同比增长28.58%。杭州市经委在一份报告中预警说,今后一个时期劳动力成本可能进入一个持续的上升通道。

杭州市在今年的财政预算计划草案报告中承认,“我市2009年财政收入实现较高的总额和增幅主要有赖于政策性增收和房地产增收等特殊因素,实体经济增长动力仍显不足”,并提出“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涵养可持续财源”。

在国务院新近批准实施的《长三角地区区域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中,杭州被赋予极高的期望值,国家给杭州的要求中,排在第一位的是“建设高技术产业基地”。

然而,自2007年起,杭州的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一直处于下降的趋势。本报获得的一份资料显示,2008年杭州市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在全国11个高新技术领先的城市中排名第9,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为26%。而去年,这一比重下滑到24.88%。

“由于各地对高新技术产业的统计口径不同,所以排名与实际有出入。”不过,相关部门负责人坦承,近年来,当地在新的大型高科技项目招商上相对不足。

为政者似乎已经认识到,给实体经济供血迫在眉睫。

2009年杭州市财政预算执行报告显示,在减少企业税费方面,财政全年掏出了101.75亿元。对工业发展、现代服务业和科技发展专项方面的投入,市本级财政也达到30.37亿元。当地还在市场引导、直接融资上也给予企业一些支持。2010年,当地财政继续在低碳、外贸、民营经济等五个方面安排了34.45亿元的资金,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

杭州市经委高新技术处处长王明兴介绍,今年市财政安排给工业口的发展专项资金达到11个亿,其中包括技改自助资金、中小企业扶持资金、新型重化工建设等十几个专项资金,范围覆盖经委、科技局、信息办和发改委等部门,“这笔资金已经基本到位,对企业的技改和高技术产业的扶持非常重要。”

“这仅仅是治标不治本,对房地产的过度依赖始终没有好的解决办法。”一位杭州当地分析人士说。

 1  |  2  |  3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