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县市代码共享:“010”区(3)
谢良兵
2010-11-03 07:04
订阅
 1  |  2  |  3 

这一规划最大的亮点在于打破行政藩篱。“省、市政府及所属部门的审批权限,除个别需政府把关的特殊行业外,一律下放到13个县(市、区)政府及园区的管委会,下决心减少审批环节,提高效率,改善环境。”

此前,长久以来,由于地处官厅水库和密云水库的上游,水库上游的很多河北县市为了保证北京用水,牺牲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机会,河北张家口市怀来县县委副书记李玉清对本报记者说,因为官厅水库,张家口市比别的地方晚开发了20年。

但早在2004年2月,京津冀三地政府已经就一体化事项达成 “廊坊共识”;6月,以京津冀为核心的环渤海合作机制建立;直到2004年岁末,京津冀三地合作才开始从务虚转为务实,一个个具体的合作协议逐步展开。

只是这一切步履维艰。原因在于像廊坊这样的地方政府,对接北京的动力十足。但很多时候,省级政府的动力却略显不足。

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年初发布的《环京津城市集群发展调研报告》就称,许多地区尚未健全交通运输体系,与京津还处于“对而不接、近而不通、通而不畅”的状态,这直接影响相互之间分工合作。

最典型的例子发生在2008年4月,由北京开来的938支5路公交车,因隶属北京而价格便宜,招致同线路的廊坊车主的不满,而被堵截长达5天。“跨省经营”是这起事件的起因。事实上,938支5路公交车的开通是廊坊市为招商引资而做的布局,也为拉近自己与北京的距离。但有意思的是,廊坊市与北京之间的合作招致河北省的杯葛。河北省道路运输管理局也反对938支5路公交车开往廊坊,认为需要事先向他们申请。

年初,北京提出建设“世界城市”的目标,急需进行产业升级,部分产业务必要尽快转移至河北地区,而河北省周边县市由于经济发展落后,也急需承接北京的产业转移,但囿于通信、交通等各方面的制度性困扰,如果不是像首钢这种依靠行政手段的话,产业转移的步伐依旧缓慢。

此番环首都经济圈的提出,也正是这两者作用下的结果。

而中央关于河北对接北京的要求也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此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作出了关于河北充分发挥环绕首都优势、在服务首都中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指示和批示。这是河北省加速推进环首都经济圈工作会议的前提。

但不管是燕郊申请新010区号段的受阻,还是廊坊市938支5路公交车被拦截,背后所反映的仍然是京津冀一体化的行政性困局。河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所研究员陈清说,目前公益性服务项目跨省经营的困境,意味着都市圈同城化仍存在许多制度性问题。

 1  |  2  |  3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