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
深港两地政府近期联合公布了河套地区未来发展的初步蓝图。经过初步规划,落马洲河套地区将被打造成以发展高等教育基地为主,辅以高科技研发及文化创意产业的知识科技交流区。
香港规划署副署长凌嘉勤表示,深港两地高校都很有兴趣入驻,未来既有可能是香港高校进入,也有可能是深港两地联合组建一个高校。
由于河套开发由港方主导,长达两年的两轮公众公开讨论参与的程序将成为河套开发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目前,为期两个月的“落马洲河套地区发展规划和工程研究”第一阶段公众咨询活动已在深港两地同步展开。
按照港方的规划,预计在2012年初形成河套地区规划的最终报告,而河套地区的开发建设也将于2013年最终调研报告完成后开始,并于2020年前完成投入使用。
争夺开发话语权
位于深港交界处的这块被称作河套的区域,实际上是一块面积为87公顷的土地,形成于1997年。
当时深港两地在共同治理深圳河污染的过程中,为利用水流冲刷沉积于河道中的污染物,将原来蜿蜒曲折的河道截湾取直。按照深港双方深圳河中线划界的原则,原本属于深圳的土地,在河流改道后就被划到香港一侧,双方对土地的归属一度争持不下。最终按照国务院的指示,地权归属于深圳,使用权划归了香港。但其后深港双方对河套开发中话语权的争夺并未停止。
关于河套开发的问题曾经有过多种考虑。一个基本的原则是,既要体现深圳和香港的共同利益,又要充分利用其不可替代性。此外,在保护生态的原则下,还要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按照深圳方面的设想,这块位于深港两地之间的区域,将发展成以金融商贸及会展等高端服务业为主的新兴城区,并以此作为深港国际大都会建设的突破口和示范区。
然而,由于对高端服务业加速向深圳转移的担忧,香港方面对深圳方面的设想一直兴趣不大,而是希望将其发展成为教育枢纽。
在双方开发思路存在较大差异、几经商议仍然无法达成共识的情况下,河套的开发规划被搁置下来。
2007年底,深港两地政府成立了深港边界区发展联合专责小组,共同研究探讨河套的开发规划。
时任香港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的阮博文教授,正是当时领导香港方面顾问研究小组的专家之一。在日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他对两年前的调研仍然记忆犹新。
“一开始,我们希望按照新的思路,寻找新的空间发展最好的产业。”阮博文说。
当时的香港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国际金融风暴冲击的背景下,产业单一的缺陷已经暴露无遗,知识型经济转型迫在眉睫。
香港特首曾荫权在2008年-2009年度的《施政报告》中提出了发展六大优势产业蓝图:食物安全验证及工业产品验证、医疗服务、科技产业、文化及创意产业、环保及教育服务。于是,向六大产业靠拢成为河套发展的方向。
2008年5月,香港政府委托香港理工大学和捷利行测量师有限公司统筹了为期两个月的公众咨询活动。在此地发展高等教育、高新科技研发设施和文化创意产业得到了最多的民众支持。
“河套发展应以高等教育为核心,建成以中国研究为中心的国际化教育基地。”阮博文表示。在他看来,香港教育的国际化程度已超过日本和韩国,在亚洲只有新加坡可以比肩。依托面向大陆的优势,加上学术自由的平台,高等教育产业将成为这块飞地发展的引擎。
深圳方面有关人士表示,现在的方案显然是体现了香港方面的意图,尽管不如人意,深圳也只能接受现实。
1 | 2 |
- 投资和投机 2011-02-28
- 教育部将明确禁止择校费 治理占坑班 2011-02-24
- 争辩“虎妈” 2011-02-23
- 四大投资机构联手 万学教育再获两千万美金 2011-02-23
- 教育部:无证幼儿园整改合格后可发证招生 2011-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