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港珠澳大桥:难题未解(3)
一直以来,粤港澳及相关金融机构多次探讨和磋商港珠澳大桥的通行费标准,据港珠澳大桥前期工作协调小组召集人郑汝桦透露,初步的标准为,私家车单程收费为100至200元人民币,货车则为200至300元人民币。但最新传出的信息又是,相关收费标准,尚需等到大桥建成通车前3个月才能确定。其难度由此可见一斑。
郑天祥认为,通行费标准确定的难度在于,如何才能做到既保证通行车辆的持续增长,又同时确保银行能够在50年的收费期内收回巨额贷款。郑天祥表示,“不可低估港珠澳大桥作为粤港之间唯一收费通道的压力,尽管其他通道相比之下路程会稍远一些,但不收费的诱惑对很多人都是难以拒绝的。”
此外,郑天祥表示,过去一直受港珠澳大桥压制的深中大桥的相关准备工作早已展开,一旦开建,由于工程相对较小,或许会早于港珠澳大桥完工,这将进一步增加港珠澳大桥的经营压力。
利弊双刃剑
值得一提的是,在外界热议港珠澳大桥将给珠海带来历史性机遇的时候,在珠海当地政、商、学界对此却是褒贬不一。
以港珠澳大桥在珠海的落地位置拱北来说,已是全国第二大陆路口岸,预计大桥建成后的日流量将会激增到5万至6万车次,其中又以货车流量居多。有关专家认为选址拱北,打通港澳通道,人流、车流、物流都会呈现井喷式的增长,因此,拱北交通的瓶颈状态亟待解决。否则,大桥给珠海带来的很可能是仅仅“通道经济”和“大桥经济”。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物流学院教授徐天亮认为,港珠澳大桥的兴建,一方面使珠海首次具备接受香港经济辐射的条件,一些物流及服务环节不可避免地将会转移到珠海,其中尤其是对房地产业及旅游业应该是最大的利好,这对于珠海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无疑都十分有利。
然而,另一方面,对珠海的港口,尤其是九州港及高栏港来说,就面临货物流向香港的尴尬,因为无论从效率、服务及国际航线的覆盖率及密度,都不是珠海的港口所能比拟的。再有就是,珠海港口在政策方面现在已经远远落后国内一些大型港口,未来需要积极争取类似香港那样的自由港政策。
面对即将带来的港珠澳经济一体化时代,珠海市相关政府部门,已开始采取应对措施。珠海市交通运输局局长郑潮龙认为,港珠澳大桥连接线穿越拱北,将与口岸的交通集运枢纽尽可能实现地下与地上无缝衔接对接,绝不仅仅是一个过道。当中涉及地下通道上落客的问题较为复杂,目前珠海有关部门正加紧研究,并进行系统性的规划。
总之,徐天亮认为,港珠澳大桥带给珠海的利弊,从近期看,似乎挑战较多,但长远却是利远大于弊。
对于香港传统产业向珠江西岸转移的说法,郑天祥颇有些不以为然。他表示,现时香港除了航运金融以及一些高端服务业外,生产性产业,早就转移得七七八八,已经不可能具备转移的能力。未来无非是加大高端服务业对珠三角的渗透。
林建勋告诉记者,近期他已经到珠海周边的江门、阳江等地去考察过投资环境,他认为这些地区,在土地及劳动力方面的成本与东莞和珠海相比仍然具有较大的优势,如果提前布局相关的产业转移,未来应该还是有不错的发展空间。

- · 港股“直通车”两年不批复使文件失效正式停驶 | 2010-01-14
- · 港珠澳大桥:难题未解 | 2009-12-20
- · 世界最长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开建 | 2009-12-15
- · 京广线郴州段恢复通车 事故原因正在调查 | 2009-06-30
- · 温家宝:港珠澳大桥年内开工 | 2009-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