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孙哲:中美2010迈入多事之秋

订阅
18:33
2010-02-23
张斐斐

经济观察报:欧亚报告上说,中美关系可能面临的问题和风险作为2010年最大的风险来看。您觉得2010年对于中美关系来说是一个什么样的年份?

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中美关系研究中心主任孙哲:多事之秋。中美关系一直存在着结构性的矛盾。过去三十年的经验,就是中国跟美国人敢斗愿合,因为跟美国人,中国人不斗是不行的,但不合也不行。特别是在2009年,中美作为世界变局的引领者,他们之间的关系好坏不光是双方之间的事,能否共同合作面对金融危机,气候变化,会对世界其他地区的国家产生很大的影响,它有全球的利益在里面。

2010年,我们需要考虑的就是,能否延续去年还算不错的局势。高开高走,到今年是否就变成了高开低走,中美在去年11月签的这个中美联合声明,是否过于单薄,不能支持今年中美关系复杂深刻的变化,这是需要考虑的一个大的问题。

经济观察报:您觉得在今年,中美关系最大的变数和复杂性是在哪里?

孙哲:中国与美国国内都面临着非常复杂的局势。不能光说美国,因为它下半年的中期选举,美国人因为失业率对中国情况不妙。

中国也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其经济上还不会有太大问题,但是在民生与民主方面,我们也面临很多挑战。政府的权力有多大,作用有多大,包括谷歌,政府在调控时力度有多大,打黑时是否依法打黑,还是政治运动式的打黑,这种国内的政治问题可能引起国际影响。

现在纯粹的国内事件已经不在了,基本上都是国内与国际政治的连接,这样的话,中国国内的很多事情同时也会引起国际上的反响。

这个都是飞快旋转的轮子,你要让他们俩相互搭上边,在一起,能够很稳合地运转,不大容易,因为他们都在飞转。

经济观察报:最先可能出问题的地方是哪里?

孙哲:三大危机,一是军售方面,二是2月份要见达赖,人权方面的,三是贸易上,还持续了充足的弹药要轰炸中国。

经济观察报:您说的“充足的弹药”具体是指什么?

孙哲:在美国各部门,商务部、财政部、国务院和国会在知识产权,反倾销,反补贴的案子已经积累了很多。去年关于中美IPR的纠纷有几千起,美国对中国发起了27起反倾销反补贴的案子。今年至少是同样规模,这种情况下,再出特保案,钢铁案,中美在经贸方面也会受到冲击。虽然,贸易问题还不至于影响全局。但会真实伤害真实的情感。

经济观察报:在贸易问题上,美国认为中国的补贴和保持人民币汇率不变,导致中国产品大量向美国倾销。您觉得贸易问题肯定会有、会增加,那么它的剧烈程度会影响到大局吗?

孙哲:还不至于,最担心的是,像格鲁格曼这些人的一些论调在美国的主流社会当中扩散。这需要提防。如果一季度数据出来了的话,如果我们比危机之前的数据还好,那中国就面临着很多无形的压力,因为确实让人眼红。别的国家就会想,是不是中国掠夺了世界?

经济观察报:哥本哈根会谈之后,世界舆论压力对中国还是比较大的。中国做了该做的事情,但是人们还是认为做的不够。在这样一个方面,今年中国的外交、国际的形式和舆论的形式方面,您觉得对中国是一个什么样的态势?

孙哲:中国面临的国际形势不大好,外交上增加难度。 哥本哈根会议之后,世界舆论对中国,去年是依赖中国复苏,拉拢中国,吹捧杀中国,可能今年会出现迁怒中国,妒忌中国,这种外交当中不是很好处理的地方。这对中国崛起过程当中的外交提出了更大的要求。

经济观察报:欧亚集团的报告书有说,中美两国起冲突的根源是,两国根本的发展模式和思维的冲突。奥巴马上台了以后提出了“全球再平衡”的一个战略,而中国崛起过程中在贸易与安全方面的一些立场与这个战略产生了根本的矛盾,这是中美冲突的根本原因。您是否同意这样的看法?

孙哲:只是其中的一个根源。简单地说,中国做出了一些承诺见效了,奥巴马做出的CHANGE承诺没兑现。过去几年,中美贸易不平衡,这已经是一个多年的问题了,也没有引发双方这么大的冲突,有争论,但中美贸易的总体格局没有变化。现在突然变得这么激烈,肯定与双方的实力对比,与影响对比发生的重大的变化有关。

另外,在很多具体的问题,过去有很多矛盾。矛盾并不可怕,但双方应该借一些机会,用新的改革去解决非旧的改革不如解决不了的问题。中美关系也是这样,它其实在结构上有很多,政治,经济,人民币汇率,贸易逆差,知识产权,所有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到现在没有找出一个新的合作点,或者更强有力的合作领域?

经济观察报:新能源可以吗?

孙哲:即使是新能源,比如说中美双方投资那么多,双方能否建立一个投资委员会,管理这些投资,中国有个董事会,甚至双方可以共同投资一些其他的领域,甚至太空领域。美国在冷战时期和前苏联都进行过太空合作,为什么到现在都不肯对中国松绑?

中美现在没有一个新的更强力的利益合在一起,对于双方都能双赢的无究多的机会出来。还没有一个那么有分量的领域,能让大家先把争议现放在旁边。

经济观察报:您觉得,中美之间的沟通,SED机制怎么样?够成熟,够用吗?

孙哲:还是不错的。SED 最起码也是稳定中国关系的一个机制,到了今年5月还是7月举行还没定,这次又是在中国开,给双方一个稳定结构的机会,互相见面可以坦承相对,可以合作,也可以针峰相对,我觉得中美之间交流的管道是够的。

但是否通畅值得观察,双方现在可能都还在堵气呢,工作方式不一样,交流管道都在这儿,达赖喇嘛你见了以后还怎么交流?SED面临的一个困境就是,假如说五月份举行,在这之前,奥巴马连续地再宣布几个对台军售,那就会影响就会渗透到经济方面,中国做也不是,不做也不是。

经济观察报:“谷歌”事件结束之后的现在,我们再来回顾一下。您觉得“谷歌”事件发生的原因是什么?或者说,您对“谷歌”持有的是一种什么看法?

孙哲:一方面是因为中国和美国互联网政策是不一样的,这是一个现实。

再有就是,谷歌并没有就问题本身和中国当局进行沟通。客观上,他不应该成为一个对中国施加压力的工具。对中国政府而言,还没有新闻法。在政策管理上出现一些混乱。要从谷歌的问题上看出事件的严重性,谷歌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代表很多类似的在华跨国公司对于中国政府的态度。

经济观察报:有人认为,“谷歌”事件背后,有着美国政府所授予的意图。也就是说,谷歌是美国政府的一部分吗?是美国政府为了一探中国究竟的排头兵?这种可能性存在吗?

孙哲:关于谷歌与美国政府的关系,我们可以猜测一下,美国很多跨国公司,在其他的国家经营,不仅仅是为了赚钱,也起着直接或者间接散播他们价值观、价值理念的一种渠道的作用,这个一点不奇怪。

谷歌和美国政府,一方面是谷歌自己的价值理念,跟中国政府也有一些冲突。另外一方面,他也承担了传播美国的价值观、价值理念。这和美国政府的理念正好契合。

谷歌最大的意义是,以一个跨国公司和一个主权国家产生了冲突,它里面主要是和中国的管理层的矛盾。

美国政府利用跨国公司为其造势,从而输出民主,的确在这些方面用得很娴熟,伊朗大选和乌克兰的橙色革命当中,确实有已经证明了的,美国政府用这些跨国公司搞颜色革命。但这次不是一个选举,或非常时刻,大规模的进入,他是一种慢慢积累,现在矛盾突然爆发,与美国直接介入颠覆不一样。现在,只是这个事件之后,美国政府站在中国一边,对中国强硬起来。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经济观察网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27651号 Copyright 经济观察网2001-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