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委报告:高房价已成居民消费最大阻力(1)
1 | 2 |
经济观察网 记者 张斌 实习生 赵宇新 经济观察网获悉,国家某部委研究机构最近出台的一份报告显示:“高房价”已经成为抑制居民消费的主要原因。
报告主要从房价与居民最终消费率、房价收入比、房价构成和房地产占固定投资的比例四个方面阐述了“高房价”对启动居民消费的杀伤力。
报告知情人表示,房屋价格中能拉动内需的不超过三成。所以,房屋价格不能再继续上涨。
没有钱再去“消费”
多年在“扩大内需,扩大消费”口号下的事实是,中国的居民消费率在持续走低。
这份报告指出,中国居民最终消费率呈现出明显的逐年降低趋势的同时,房价却在逐年上升。公开数据显示,2000到2008年,最终消费率由61.1%下降到48.6%,其中居民消费率更是下降到35%左右。但从2000年到2007年,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却是一路上升,仅2007年就同比上升了7.6%。
“为了房子,我们到现在都没敢要小孩儿,但是这个目标依然很远。”李峰(化名)说。李峰今年31岁,山西人,目前在北京一家金融机构工作。
李峰的收入在同龄人里还算不错。目前月收入13000元。他的爱人月收入也在7000元左右。
2005年结婚后,两个人租了一套一居室,房租每月大概2300元左右,加上其他的开销平均每月在6000元。可是他们目前还没有自己的房子,北京房价这么高,他们的收入虽然不算低,但也不敢轻言买房。
李峰说:“本来这几年的积蓄也可以有个首付,但是由于父母在农村,医疗等没有保障。现在年龄又大了,身体不好,所以这点钱根本不敢动。”
城市中,情况和李峰夫妇相似的很多。
上述报告知情人说:“现在北京、上海、深圳这样的城市,买一套房子差不多要花掉这个家庭15年—20年的收入;二线城市大概要10—15年;三线城市虽然好一些,但是也在其他国家之上。”
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发展研究所副所长杨红旭表示:“一般而言,在发达国家,房价收入比超过6就可视为泡沫区。”
难以拉动相关产业
房地产价格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五个方面:土地价格或者使用费、前期开发工程费、建筑安装工程费、开发管理费以及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利润和税金。
报告中显示,房地产中只有建筑和安装这一块儿可以启动内需,带动相关产业。但是这部分占房地产价格的比重很少,北京大概是10-20%,二线城市大概是30-40%。其余部分都是购买土地和税收等占去,根本不能拉动内需。”
“这也就是说,100元的居民可支配收入,如果去买房子,全国平均来看只有20-30元拉动了内需,其他的70-80元都被政府和企业拿去。”报告知情人解释说。
武海是一家建筑公司的老板,在接受经济观察网采访时也印证了此观点:“房屋建筑成本差距越来越小,建造成本并没有与房价一起大涨。虽然地价与营销成本在增加,但房价越高,建筑成本占房价比例则是越来越小。”
他举例,如石家庄闹市区的房价在8000元一平方米,建筑工程造价是每平方米1600元,占20%。而北京的二环内房价在24000元,建筑工程造价也是1600元,占房价的6.67%。
1 | 2 |

- · 任志强:有其所还是有其屋 | 2009-08-10
- · 1-7月房地产市场持续回暖 | 2009-08-10
- · 房地产股有望成为重组高发地带 | 2009-08-04
- · 【世界观】美国复苏了? | 2009-08-03
- · 下半年房地产大势 | 2009-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