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
李扬:目前仍处于经济危机的后危机时期
经济观察网 记者 韦承武 特约记者 文会 12月26日上午消息,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长李扬今天在主题为“通往经济复苏之路”的2009北大汇丰全球金融论坛上表示,造成金融危机的旧的因素还没有消除,全球经济刺激带来的新隐患又已经产生,目前经济仍处于经济危机过程中的后危机时期。
李扬认为,造成全球金融危机的旧的因素还未消除,主要体现在:
一、实体经济层面的世界各国经济失衡、全球经济失衡和南北经济协调欠缺等情况仍没有消除,会引起摩擦。
二、危机的金融根源,即全球货币体系不合理、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的扭曲,这一问题全球虽有讨论,但语焉不详,多元储备化格局仍然存在,这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永远是难题。
三、货币政策有效性丧失,对于此次危机,各国央行也看到了,也采取了措施,但效果不好。因为微观基础和金融结构发生变化,而货币工具没有因应这种状况,没有与时俱进。
四、这几年金融创新绕开了监管,目前监管方面仍没有很好的对策。
五、金融的发展脱离了实体,形成自我膨胀,这方面仍没有解决。
李扬同时指出,全球经济刺激政策带来了新的隐患:
一、天文数字的信贷货币投入市场,美国等西方扩大了两倍,中国扩大了40%,如果这些资金重新流动,将会感到流动性泛滥的到来,如果流入实体,CPI上涨,不过CPI还受制于供求关系,中国24个行业有21个产能过剩,但会流入资产市场,影响房市和股市的价格。
二、全球财政的巨额赤字要么通过税收,要么通过货币信贷化来解决,但税收会影响经济复苏,而强力向市场推,对利率和汇率的影响不可预知。
三、经济秩序崩坏,市场经济和政策调控,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李扬最后总结称,2009年是最困难的一年,而2010年是经济复苏以来最复杂的一年。
本文为经济观察网与新浪财经共同推出

- · 巴曙松:全球再平衡中国复苏可持续 | 2009-12-10
- · 后危机时代:中国外向经济发展模式转型 | 2009-11-29
- · 许小年:漫长复苏路 警惕倒春寒 | 2009-11-20
- · 后危机时代 中国如何转化风险 | 2009-11-19
- · 2008-2009年的经济大通缩 | 2009-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