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辽宁沿海经济带战略 五矿产业园探索工业地产经营之路(1)
张然
2010-09-07 16:02
订阅
 1  |  2  |  3 

经济观察网 记者 张然 截止到今年9月,中国五矿(营口)产业园相继完成了30平方公里园区的产业规划、空间规划;完成了一期7平方公里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工业招商引资项目“零”的突破——台湾红叶风电、清华新能源、凯悦滤业、石墨核电等多个企业在产业园落户投产。 

2006年,中国五矿集团公司在环渤海经济圈开发和振兴东北的双重机遇感召下,与辽宁省政府签署了合作协议,2007年3月29日,“五矿(营口)产业园发展有限公司”(下称“五矿产业园公司”)在营口正式注册成立。 

早在2007年5月五矿产业园产业规划咨询项目启动会上,中国五矿集团公司总裁周中枢就对园区开发建设提出了坚持“三个结合”的要求:即首先要坚持“国际化与本土化结合”,确保规划高起点;其次要坚持“前瞻性与可操作性结合”,确保项目高质量;再次要坚持“内外结合”,确保工作高效率。为了能做好以企业主导开发园区这一全新的工作,产业园主动借鉴苏州工业园区的建园模式,聘请具有国际高水平的新加坡裕廊国际工程公司为其制定了科学完善的产业规划及空间规划。科学的园区规划为园区的开发、运营、管理提供了行动纲领,保障了园区科学发展。 

打造精品,以质取胜 

高起点的规划需要高标准地执行,五矿产业园公司在园区开发建设中始终坚持“精品战略”,为招商引资取得重大突破埋下了伏笔。 

2009年4月,中国五矿集团公司孙晓民副总裁在视察园区时指出,五矿产业园要走一条“精品战略”之路,树立“精品意识”,把产业园打造成具有国际水准、具备传承价值的百年精品。 

为了确保五矿产业园企业服务中心大楼在建设过程中绿色、节能、环保,经过专家论证,公司于2009年对大楼空调尝试采取“水源热泵”技术,通过地下水热能完成大楼的空调供应,测试结果表明,营口地下水的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这一技术奠定了大楼“绿色能源建筑”的基础。五矿产业园大楼将成为全国体量最大的采用此技术的公用建筑,并成为辽宁沿海经济带地标性的建筑。 

众所周知,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往往十分看重周边配套设施。这一次,产业园人将目光放在了园区以外,基于营口在陆路、海上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而空中交通不发达的现状,五矿产业园公司确立了通过招商引资建设高标准机场的规划。 

产业园高层数次飞往海航,并多次与营口市政府商榷,他们以详尽的数据,优良的方案以及真诚、务实的精神,说服了对方,最终营口市政府、海航集团、五矿产业园公司于2008年11月签署了共同建设营口支线机场的合作协议。今年7月16日,营口机场有限公司注册成立,目前该项目已进入飞行区施工和航站楼工程及配套施工阶段,预计2012年营口机场将投入运营。此举不仅圆了营口市建设机场的梦想,也将为五矿产业园自身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1  |  2  |  3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