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恩门”拉开货币战争序幕
亦非
2011-05-19 14:32
订阅

经济观察网 亦非/文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今日凌晨发表声明称,日前因性侵犯案被捕的该组织总裁多米尼克·斯特劳斯-卡恩宣布辞职。

此前,5月14日下午,IMF主席卡恩因被指控“性侵犯”在肯尼迪机场乘坐飞往巴黎的班机几分钟前被逮捕。事实上,“性侵犯”的逮捕理由颇为牵强,并且纽约当地法庭拒绝了卡恩100万美元的保释请求。 

笔者认为,这件事情还没结束。综合故事主角的身份、发生背景,或者仅仅是一场货币战争的序幕。分析此次事件,首先从IMF的发展历程开始。 

IMF为二战后产物,定位的初衷是世界央行的角色。IMF负责对成员国的短期贷款,提供流动性支持,而世界银行则注重于对成员国的长期贷款,提供项目融资支持。 

其宗旨是为促进国际货币合作、稳定成员国经济政策和国际汇率、消除妨碍世界贸易的外汇管制等。但由于美元本位制的大肆横行,IMF已基本丧失了其原有的意义。 

2008年一场深刻的金融危机严重动摇了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的根基,从而导致了主要货币对价的极度不稳定、大宗商品价格的大幅波动以及连锁主权信用危机所引发的信用危机,这些都极度威胁着全球的金融市场和经济复苏。 

在这样的背景下,急需一个能协调各个国家货币政策的超主权机构,因此IMF再次走到世界舞台的中心,卡恩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走到了全球金融舞台的中心。 

卡恩是在2006年竞选社会党总统候选人失败的情况下,于2007年由当选总统萨科齐提名出任IMF主席一职的。其1997年至1999年担任密特朗政府财政部长的优异表现,为他在本次危机中施展才华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在2010年末的G20会议上,各国达成了IMF史上最大结构改革。IMF承诺,在2012年年度会议前向新兴经济体等转移超过6%投票权,份额改革完成后,中国、印度、俄罗斯和巴西将分别位居第三、第八、第九和第十。中国持有份额将从现在不足4%升至6.19%,超越德、法、英,位列美国和日本之后。并且IMF理事会24个席位中将让出两名给发展中国家。 

新份额工作完成后,理事会所有理事将必须重新选举而非任命。这样的改革无疑是为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货币形成体系中争取到了更多的话语权。可以想见,未来的10年将是国际金融市场深刻变化的10年,包括新的世界金融秩序的形成、接连不断的主权信用危机事件等等,而届时IMF将发挥其举足轻重的作用。谁掌握了这台机器,谁就在这场变革中掌握了主动权。 

卡恩作为IMF主席的特殊身份以及他在担任法国财长期间削减法国债务负担所获得的成绩,使得他在协调欧债危机的问题上显示了高超的协调能力,维护了欧元的完整性。而以卡恩为首的IMF的崛起,不符合美国维持美元世界货币的霸主地位的诉求。 

可以想象,一个超主权的全球协调者在未来将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值得提出的是,这件事情发生在美国本土,拒绝保外候审的也是纽约警局,捍卫美元世界货币的霸主地位,收回IMF的领导权,加强对货币体系的控制力应当是其首当其冲的第一要务。况且一场无声的货币战争正在硝烟暗起。目前正处在一个深刻变化的世界格局之中,以美元为中心的货币体系难以为继、未来发达国家的债务危机频繁发生、美国亦面临国债发行濒临上限的尴尬境地。 

显然,在明显存在缺陷的货币体系下,各国货币都在谋求更多的话语权,包括欧元、日元、人民币及其他新兴市场货币。传统上欧元本就是各国央行多元化货币储备的选择之一,利用希腊事件打击欧元根基,减弱与美元的竞争,也不得不说是事件的疑点之一。 

再看法国政坛内部,原本卡恩是被认为2012年法国大选的热门候选人,此次“卡恩门”或已经宣告了其政治生命的结束。 

虽然对于“卡恩门”事件外界猜测重重,笔者认为不应该简单孤立的看待。事实上卡恩在IMF的任期原本就是2012年末,而且他为了竞选很可能会提前结束任期。IMF总裁大多是各国政要,要完成五年一届的任期本来就很难,历届IMF总裁中很少有做满任期的,基本都因为种种原因而提前结束。 

目前,IMF总裁正面临重新选举的问题,究竟谁会是下一任IMF主席?也许会再次使各方力量对比发生变化。但无论怎样,一场硝烟暗战的货币之争将不可避免。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