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 > 经观电子刊物

汶川:绝地送粮

  
作者:杨光
发布日期:2008-05-26
杨光

  18日,余槐深坐在乱石上呆望着天空,一周前,这里还是他位于汶川县城的两层小楼。

他的身后,路已被巨石彻底封堵,这里曾经通向他的老家——草坡村,地震前,他的家人住在那里。

“你过去的话,顺便帮我给家人带个信,解放军很快就会送粮食过去,让他们无论如何要坚持。”他低声说。

余槐深的爱人和岳父、岳母至今仍被困在草坡村,由于道路被堵,村里已经断粮三天了。

得知当天部队将派出突击队专门前往草坡村送粮时,余槐深一下跪下,头磕着坚硬的石头,砰砰直响。

绝望的幸存者

余槐深有气无力地坐在乱石上已经整整一天一夜。5月12日,地震发生的那一刻,余槐深正在汶川县城内的街心花园与朋友打牌。突然间,整个城市开始左右晃动,想站起来又很困难,余槐深有一种强烈的感觉,地震了,我要死了。

抱着头趴在地下的余槐深不敢睁眼,更不敢站起来。不知过了多久,听到了人们的求救声,慢慢睁开眼睛的余槐深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就那么一会儿,整座城市灰蒙蒙的一片,空气中全是土。”

在原地发呆足有20分钟后,余槐深开始往老家方向跑,但到公路旁一看,他绝望了。无数的大石头把路阻断,山上还不停地往下飞石,通向草坡村的唯一一条路被堵死了,“我心想完了,回不去了。”他说。

一切来得太过突然,余槐深精神恍惚。死亡对于他来说是抽象的,直到他看到被巨石砸烂的汽车和人时,恐惧才真正具体起来。

看到路断了,他开始返回县城,不久就看到路旁一辆被巨石砸碎的小汽车,车里的人已经看不清模样,只看到前排座位的一个人脑浆被砸了出来,满是血腥味。

余槐深绕过汽车开始疯了似的往城里跑,一边跑一边哭喊。恐惧不仅仅来自眼前的景象,更重要的是,他的爱人和孩子还有岳父、岳母此时都在村里,余槐深无法想象村里的样子。

他说:“我们村里的房子都是用石块盖起来的,大石块一堆,外围用黄土抹一层,房子就成了。现在城里的房子都被震塌了,村里肯定更严重。”

回不去的还有张明勇,他的老家在万村,侄子包括几个亲属都被倒塌的房屋压死了。张明勇供职的保洁公司在县城内,地震的时候他所在的楼房并没有垮塌,他幸运地活了下来。

“我现在最担心的是我的家人,他们还被困在村里出不来,里面早没有吃的了,只能靠外面往里送,实在饿得顶不住了,村民们就挖一些埋在废墟里的食物吃。我现在没办法,干着急也进不去。”张明勇说。

官方统计的数字显示,仍有上千名群众被困在山中。

十勇士

“由于部分村庄四面环山,飞机无法低飞实行空投或伞降。现在进去的唯一方法就是徒步。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办法。草坡、银杏、耿达三个村子的给养已经告急,现在必须派人背粮食和水进去,不然里面的老百姓会被饿死。”驻扎在汶川的武警8651部队宣传股长王鹏程说。

5月19日一早,由2名干部、8名战士组成的送粮队从汶川县城驻扎基地出发,紧急赶赴草坡、银杏和耿达三个村庄。那里有近千名滞留百姓暂时无法转移。部队里称这10个战士为10勇士。

10勇士中,除两位带队班长之外,都是入伍不久的新兵,其中有四个就来自四川。一位幸免于难的灾民说,我一想到这些战士就忍不住要流泪,他们都还是孩子。

一位姓赵的战士临出发前拿出手机,给朋友发短信。他告诉记者:“我发短信给朋友,说我们要出发了,但忘了这里是灾区,没有信号,发不出去,白写了半天。”提到朋友的时候,这名年轻的战士一脸羞涩,说什么也不肯透露短信的内容。

6点40分,10名战士全副武装集结完毕。8651部队团长武春辉介绍说,战士们每人身上都背有超过50斤的粮食和药品,除此之外每个战士还背一箱矿泉水,他们将背着这些给养徒步翻山100多公里前去给被困山里的老乡送粮。部队要求,次日下午必须到达,战士们齐声回答:“保证完成任务。”

武春辉告诉记者,战士必须赶早晨出发,因为通向村庄的山路十分凶险,山体上没有植被,飞石特别多。每天中午后,山上就会起风,一旦起风飞石就像塌方一样成片地往下落,一旦被飞石砸到不死即伤。每个战士都带有急救包,用于意外受伤的及时处理。

战士们的脸色是铁青的,眼圈是发黑的。和灾区的老乡一样,部队同样缺乏粮食。

6点50分,从驻地出发的4辆军车把战士们送去前方5公里处的山脚下,一位开车战士说:“能多送兄弟们一节就多送一节,兄弟们能少走一步就少走一步。”

山脚在草坡隧道的尽头,隧道的出口处已被山上塌方的碎石和巨石填埋了大半,一些石头还不时地向山下翻滚。宣传股长王鹏程提醒说,小心,不要靠近,那些石头碰着就会要命。

在隧道内,4辆军车亮起警报灯,10名送粮战士整装列队,每人手中都拿着一根细长的探路棍。这个时候团长武春辉开始训话。

“切记要在注意安全的情况下,保证行进速度,尽早把物资送到村里,到了之后稍作休息,马上返回,还有任务。”团长说。

话音刚落,战士们齐声回答:“保证完成任务。”从银杏村冒死走出来的老乡任雪莲说,“我都怀疑这些孩子是不是听清楚了任务的内容,就这么干脆地回答了。”说着任雪莲止不住哭了起来。

最亲切的陌生人

幸免于难的映秀镇居民张焕发说起解放军泣不成声。他说:“映秀受灾特别严重,死了很多人,当时道路不通,飞机无法降落,第一批进入映秀抢险的人就是子弟兵,他们都是徒步爬进来的。”

受灾后第二天,也就是13日上午,映秀镇的幸存者们几近绝望。道路不通,山体塌方,余震频频,尸体成堆,映秀镇已成绝地。

张焕发说,当时看到直升机在头顶盘旋几圈后离开了,大家都疯了一样地叫喊,感觉没希望了,部队都进不来了。也就是在大家都心灰意冷的时候,成都军区的一批战士徒步进入了映秀镇,老百姓看到后都哭了起来。

一位来自77118部队的战士刘波林向记者诉说了这样一个故事。

桃关村沙坝组有两名婴儿,其中一个男婴仅仅两个月大,母亲死于地震,父亲远在外地无法赶回;另一名婴儿也只有7个月大,母亲在地震中受重伤,没有奶水。当地村民只能用米浆延续着两孩子的生命。

5月17日当天,刘波林所在部队派遣21名送粮队员,在大队政治处主任冯旭东带领下,徒步穿越近两小时的塌方碎石区,行进20多公里山路将粮食送达桃关村。途中得知村中有婴儿已经断奶近5天后,就转至邻近的镇区搜集了一箱牛奶和两包白糖,于当天夜间返回桃关村。当地被困群众见士兵背来了牛奶,许多人当场下跪,嘴里不停地说:“解放军就是孩子的再生父母,以后这孩子一定去参军。”

截至本报发稿时,8651部队前去送粮的10名战士已经返回 5人,隔天他们将继续背上粮食和水给其他村庄送去给养。其中排长李冶已经是第三次徒步送粮了,据部队战士介绍,每回送粮返回,他都带一批战士去另外一个地方,已连续作战一星期。这次他去的地方是位于银杏方向的彻底关,要走山路近30公里。

战地救护日记

5月21日 什邡市红白镇 晴

被困216小时妇女

晚上,秦尚振主任终于回来了,他带回了喜讯:受困216小时的妇女成功获救!这真是一个生命奇迹!

上午10时20分,一架上海特警的海上救援直升机停靠在镇里的空地上,接上我院58岁的神经外科中心主任秦尚振和空降兵驻汉某师炮兵科长戴志强后,立刻向大山飞去。

半个小时后,救援飞机在秦主任的指引下顺利找到受困妇女避难的引水洞,但飞机不能停,只能是悬吊在空中,将绳子放下去救人。飞机只好又飞回来装备担架。

12点,救援飞机再次起飞,飞临引水洞的上空,飞机悬停,一根绳索放下去,戴志强和另一名特警顺着80余米的绳子滑向地面,抱起受困妇女。一副担架很快放了下来,他们把受困妇女抬上担架,机上的人拉起担架,救援成功,秦主任随机飞往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对受困妇女进行救治。

医院里,了解到受困妇女叫崔昌会,38岁,是成都电力巴蜀电站磷河一站的职工,地震后,她被压在废墟下,同事们奋力将她挖出来,但她全身是伤,不能动,只有把她放在相对安全的引水洞里。九天来她一直靠青草、蚯蚓、尿液维持生命。 (整理者 王萍)

相关文章
more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经济观察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姓名:
* 邮箱:
* 昵称:
* 姓名和Email为保密项
经济观察网
经济观察网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05020873号 Copyright 经济观察网2001-2008
网站技术支持:北京海市经纬网络技术开发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