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中国信用卡量暴增 坏账率节节攀升(2)

订阅
11:54
2009-12-30
聂俊峰

六、工行信用卡取消”全额罚息“引发行业轰动和利率个性化讨论;正如笔者当初预计限于IT系统改造的复杂性,工行计息新规纵然造成了其他银行的竞争压力但却短期之内难以获得竞争对手的“效仿”。

数月来,其他银行未予跟进。但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工行信用卡的营销缺乏艺术与对持卡人精确打击能力。ICBC与牡丹卡的LOGO均已涣然一新,但客户促销与品牌企划依然是新瓶子里装旧酒,沉溺在发卡量成功PK招行的“泡沫”中、一味强调“我们先做到”着实没有意义。

七、信用卡负面效应日益显现,在都市报及网络媒体操弄下形象渐趋妖魔化路透、FT、CNN等外媒先后关注,卡奴、啃老、银行不负责任等报道不时见诸市民媒体。一方面诚然昭示中国社会信用文化、消费借贷文化的不成熟,相关机构的作为不当;另一方面,也反映出金融保守主义根深蒂固的影响。

八、信用卡销售代理行业遭遇“红牌”而“中止”;4月底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安部国家工商总局<关于加强银行卡安全管理预防和打击银行卡犯罪的通知>明文指出:“发卡机构不得将信用卡发卡营销业务外包。”尽管央行欧阳卫民司长后来也承认:“发卡营销外包是信用卡业务发展的趋势,在成熟的信用卡市场,采用得很普遍”。

但由于目前国内信用卡市场还不成熟、不规范、恶性竞争,“发卡营销外包成为扰乱信用卡发卡市场的重要因素”。所以,笔者认为,委外行业性叫停只是一个“中止”。至于“重启”,要端视市场和监管之境况。

九、建国60周年信用卡群体性发行——一场不尽成功的同质化营销从目前看,市场反映较为平淡,大抵立意同质,格调不尽高远,未成大仁之爱。

十、VISA决定停止VISA4字头BIN号双币卡;在海外经银联支付网络的交易媒体用的字眼是“银联遭遇VISA海外封堵”,事情的引爆点在新加坡。但据笔者在“事发后”的新加坡乌节路多家商场测试,诸多商户其实并未应VISA之要求而停止双币卡的银联线路交易。

“刷VISA还是刷银联”依然是收银员在拿到卡时问询中国客人的常用语。坦白而论,VISA此举并不适宜、明智。如果采取此政策,但又不能配套减免中国双币卡持卡人的货币兑换费(ISA),则无异于使持卡人丧失了选择权。这一政策令人颇为不解,问题迄今未有进展见诸于外,但根本上反映了跨国公司在中国的诸多决策共性。(作者系信用卡行业的资深专家)

 1  |  2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经济观察网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27651号 Copyright 经济观察网2001-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