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时间窗口或现 银行竞赛加速(1)
程志云 刘兆琼
07:07
2010-06-02
订阅
 1  |  2 
经济观察报 记者 程志云 刘兆琼 国内银行尤其是大型银行的融资竞赛突然加速,银行高管们正在同时间赛跑。

上周,包括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农业银行IPO等大行融资均获得实质进展,而中信银行、兴业银行等中小银行再融资计划已经进入了操作阶段。

与此同时,上证指数结束了长达一个月、幅度超过600余点的暴跌后出现震荡整理行情。就银行融资来说,资本市场的时间窗口或已经打开。

不过,即使最终顺利“圈钱”,面对经济复苏不确定性,信贷需求萎缩等困局,去年放出天量信贷的银行业仍面临着增长之忧。

5月21日,兴业银行行长李仁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银行业的最好的时期确实已经结束了,但是与国外相比,仍能够保持高速发展。”

时间窗打开?

经过近半年周折,上周兴业银行配股融资进入操作阶段。

5月24日,兴业银行停牌发布公告以配售方式计划融资180亿元。

根据兴业银行董事会秘书唐斌透露,预计配股实施后,资本充足率将达到12%以上,满足监管层的要求。

同一天,中国银行400亿元规模庞大的可转债计划已获得证监会发审会的批准。中行行长李礼辉在香港出席股东大会时表示,将会尽快发行可换股债券,并且在年内完成H股再融资。

5月26日,作为最后一家公布再融资方案的上市银行,北京银行发行不超过100亿元次级债券补充附属资本的议案在公布消息一周内就获得股东高票通过。北京银行资本充足率高达14.35%,在上市银行中情况最好,再融资需求并不高。

随后,中信银行开始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不超过165亿元的次级债券。一位中信银行人士称,从此前与保险公司等投资者见面的情况以及机构反馈的意见来看还是比较认可,认购非常踊跃。

上周五,交通银行不超过420亿元的A+H配股方案。据悉,大股东财政部和汇丰对此次配股持支持态度,应会足额认购。为了避免与农行IPO撞车,交行在获得监管层首肯之后,配股或将赶在6月份尽早实施。

“实际上,现在银行再融资都在抢跑,力争在7月份农行上市之前先在市场上捞一笔。”中信银行人士称。

作为“四大行”中最后一家上市的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农行不超过300亿美金IPO有望成为金融危机后全球最大的IPO。此前,农行副行长潘功胜曾表示,若情况好的话,7月中旬有望完成A+H上市计划。

为了保证7月份能够上市,农业银行闪电选定承销团,正在频繁接触投资者,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冲刺。

4月中旬,正是农行上市消息逐渐明朗,再加上各家银行不断曝出几百亿再融资的消息,上证指数开始了长达一个月幅度超过600余点的暴跌。银行指数暴跌了20%以上。

上周,上证指数刚刚从2481点报复性反弹,在2600点附近徘徊,银行股也结束了暴跌。

“本周股份制银行再融资就已经开始抢跑了,不过6月份可能是关键时期。如果股市尤其是银行股出现反弹,正好给了上市银行再融资一个绝佳的时间窗口。”中信银行人士称。

不过,尽管如此,工行投行研究中心副处长史晨昱指出,商业银行第二轮融资潮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会在未来5年间持续释放。

工行行长杨凯生在一篇公开发表的文章中预测,四大国有上市行在今后5年内风险权重贷款将增加15万亿元,按监管部门的不低于11.5%的资本充足率要求,5年共需增加资本占用1.73万亿元。再以四大行2009年净利润3500余亿元为基础、今后5年平均增长12%计,5年内可实现净利润2.5万亿元,如按50%利润留成作为内生性资本补充,则5年内共计还有资本缺口约4800亿元。

根据媒体报道,日前,国务院同意工、建、中、交四大银行总规模为2870亿元的再融资计划。

实际上,银行再融资并非临时需求,中国银行业未来的成长,将前所未有地更加依赖于外部融资。未来很长时间之内,银行再融资都将是常态,鉴于A股历来有融资“恐惧症”,这不可避免对股市产生冲击。

2005年,国有大型银行启动了第一轮在资本市场融资大潮。

 1  |  2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