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2007-04-25
订阅

老鼠仓会否毁了A股牛市(1)

 1  |  2 

经济观察网讯 牛市的“千里之堤”,正在遭受“蚁穴”的损毁。这个“蚁穴”,就是日益引起市场各方高度关注的基金经理“老鼠仓”。

“老鼠仓”是什么?不就是在基金投资某只股票前,基金经理先用自己的资金低位或同步买入,等拉高股票到相当高度后,再优先卖出自己的股票以获取暴利吗?不错,一如某基金公司总经理所言,“像这样的情况,台湾地区有,海外也一直都有”。人家能有,我们的基金经理为什么不能有?

似乎算不上什么了不起的大事。不就是基金经理依靠自己的权力谋点私利吗?“老鼠仓”再大,能比得了公募基金几十亿甚至上百亿的投资规模,又能侵蚀公募基金投资者多大利益?区区“老鼠仓”,能把牛市怎样?

在牛市财富效应不断放大、各路资金蜂拥入市、牛市繁荣掩盖一切矛盾和问题时,如果有人坚持认为基金经理“老鼠仓”,会如“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一样,毁坏了牛市,很多投资者一定会不以为然,甚至嗤之以鼻,认为这是危言耸听。那么,基金经理“老鼠仓”到底会不会对牛市产生影响?

先不说基金经理携带“老鼠仓”是违法的,因为《证券法》明令禁止包括基金公司在内的证券从业人员买卖股票;也不说大多数基金公司规定,基金经理在取得任职资格时,须填写直系亲属、直系亲属子女的身份证号和股东代码,且不允许买卖股票,而这些规定根本难不倒基金经理。基金经理“老鼠仓”愈演愈烈,已成基金业公开的秘密,其对基金投资者信心、对基金业和牛市的伤害,就值得高度警惕。

支撑当前牛市的,除了来路不明的各路游资外,就是规模庞大、对市场影响举足轻重的公募基金。公募基金规模的迅速膨胀,得益于牛市财富效应下大众储蓄盲目而疯狂的“搬家”。一只新基金,一日募集几百亿资金已成常态。基金业正在这种乐观得令人晕眩的规模膨胀速度中,开始了内部监管松弛、滞后和疏漏的危险之旅。

基金业本质上是个靠天吃饭的行业。谁都明白这样一根链条对基金业自身发展、对此轮牛市未来的意义:牛市财富效应下的基金丰厚回报——大众储蓄搬家、购买基金——基金规模膨胀——基金资金入市——牛市继续走牛——基金继续回报丰厚。显然,基金回报率,是维系这根链条的关键。回报率高,储蓄流入基金的热情就高、速度就快,这根链条就牢固,牛市的游戏就能继续玩下去;反之,链条随时会断裂,牛市也随时会出现转折。

 1  |  2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经济观察网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27651号 Copyright 经济观察网2001-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