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所力推ETF发展 监管层要求先“梳理”(2)
赵娟
09:01
2010-03-29
订阅
 1  |  2 

“偏差不一定总能被投资者发现,也有基金经理个别时候的指数跟踪策略反映在里面,但较为明显的是华安及交银施罗德基金案例。”上述参与ETF套利人士称。

“ETF的关键词是运作。”上海一家基金公司产品部负责人称,“人员是否足够重视,流程和风控是否完善,TA信息系统能否跟进都很重要。”

目前,我国内地的ETF有11只,仅去年就增加6只。在交易所和基金公司的力推下,ETF联接基金的面世也壮大了ETF的规模。

上述案例中,上交所也发现ETF基金风险主要集中在基金后台运作。据悉,上交所还整理了ETF出错的案例,并制定了相应应急流程,而怎样检查后台流程的漏洞也一直在讨论中。

“很多公司的ETF没有准备好就上了,这不是花钱买一套系统的问题,ETF的发展需要有门槛。”上海一家较早发展ETF的合资基金公司人士称。

监管层谨慎

在上交所的推动下发展起来的ETF,被国内基金业认为是少有的学习国外经验的成功创新。

2000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刘啸东的组织下,ETF产品的开发被提上日程。2004年12月,国内第一只ETF华夏上证50ETF面世。

去年深交所成功推出创业板,而上交所酝酿已久的国际板尚无时间表,ETF创新则可能成为今年上交所工作成绩上最大的亮点。上交所总经理张育军多次公开表示,上交所今年将准备发行逾10只的ETF产品,其中跨市场ETF、跨境ETF都在今年的时间表之上。

3月22日,上交所组织了上述研讨会。姚刚在会议上指出,内地如要发展跨境ETF,必须先行“梳理”若干问题,例如同一时区存在不同计算,是否会令运作变得复杂,而近日A股ETF出现的计价混乱问题,又能否避免在跨境ETF发生等。

参会基金公司人士透露,姚刚对国内ETF已出现的 “低级错误”不愿做过多讨论。而跨境ETF涉及的交易时间差、登记结算、资金汇划等问题远比现有ETF更为复杂。

“证监会发展ETF的思路是,从单一市场ETF、跨市场ETF,再到单一时区跨境ETF,最后是跨时区的跨境ETF。”上述人士称,“但这个会议上主席的讲话让我们觉得,跨境ETF短期内难以推出,最早也要到今年下半年。”

一位接近证监会人士称,虽然交易所力推,但监管部门对ETF创新的发展态度相当谨慎,ETF的发展也会是一个“博弈”的进程。

今年初,深交所还组织了跨境恒指ETF交易模拟测试。基金公司和交易所都在争夺第一只跨境ETF的资格。

目前看来,由于各方利益的制衡,跨市场ETF即沪深300ETF不能推出,跨境ETF仍是后话。

 1  |  2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