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冲”元年对话私募领军人物(2)
2010,面对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带来的中国对冲基金元年,裘国根和李旭利从容淡定、满怀信心。
经济观察报:你如何看待金融创新给中国证券市场带来的变化?
裘国根:A股市场经过20年的发展,2009年末总市值超过24万亿,已经是全球第二大市场,但却一直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对冲工具,规模发展和制度建设严重脱节,因此造成了市场中一些畸形的现象。最近两年来市场制度建设的进程明显加快,如发行制度的市场化改革,创业板、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的推出,国际版和跨境ETF等也渐行渐近。市场制度正在加速完善,这也是市场发展到这一时期的必然。特别是2010年,我认为可以看做中国金融创新的元年,其里程碑式的意义相当于2005年的股权分置改革。
此外,创新业务和市场机制的完善将使A股的估值迅速国际化。当然,这并不代表大股票一定会涨,小股票一定会跌,而是说会使主流公司和非主流公司间的估值结构更加合理。主流公司包括两类,一类是蓝筹公司,一类是成长性很好的公司,其相对估值水平将会得到提升。
但是,现在我们看到的情况并不是这样,股指期货推出后市场投机风依然占据主流。我把这种现象比喻为“海水倒灌”,是一种短期现象。就像2005年的股权分置改革,股权分置改革解决了中国股市的核心制度缺陷,对市场是重大利好,当时估值又很低,但市场依然继续下跌,跌破了1000点,考虑对价因素后,市场的真实点位只有700-800点,但这不能阻挡2006年开始的波澜壮阔的大牛市。暂时的海水倒灌不会改变江河入海的大趋势。
相关新闻
- 谢柳毅:对冲基金将会成为主流 2010-07-06
- 【早评】增量资金介入能否逆转弱势格局? 2010-07-06
- “人民资本主义”的迷魂散 2010-07-05
- 王亚伟不再担任华夏基金投资决策委员会主席 2010-07-02
- 岁宝百货IPO背后秘事 201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