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
除了房地产企业发起地产基金以外,来自VC/PE机构的外部资金正向房地产企业伸出橄榄枝。本报获悉,目前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下称深创投)正在积极筹备首期房地产投资基金。深创投人士透露,深创投此次募集的地产基金优先考虑与大型房地产企业合作,首期规模将在5亿元以上。
据了解,目前内资组建的房地产基金规模不超过100亿元,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正在摸索适合国情的商业模式。受调控影响,房地产企业逐渐“差钱”的情况反而是地产基金的一个发展时机。
地产基金方兴
100亿元,这是金地集团与投资伙伴一起发起的人民币房地产投资基金未来三年期望达成的规模。
4月9日,金地集团宣布与瑞银(环球资产管理)合作发起的房地产基金第一期首次募集正式完成,此次募集为1亿美元,五家投资者分别来自欧洲、中东和亚洲。这是中国大陆第一个由开发商成功发起和募集的外资房地产投资基金。
金地集团董事长凌克在2009年业绩说明会上表示,这些房地产基金今后主要投资于住宅房地产产业,同时也会对商业地产、并购进行投资,并透露了期望三年人民币基金管理的规模达到80亿-100亿元。
3月份一家由房地产开发商牵头的盛世神州房地产投资基金(下称盛世神州)也宣告成立,首期融资规模达到5亿元。这家基金由北京银信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民耕、阳光100置业集团总裁易小迪、复地集团董事长范伟、富汇投资管理公司董事长曾军和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委托喜神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执行总裁曾勇一起发起。
“我们主要集中在项目层面的合作。退出方面,可以有溢价回购、分红退出和二级市场退出等方式。”盛世神州董事长助理杨广志表示。对于未来的基金计划募集规模,他表示公司规划未来三年募资达到50亿元以上。
这仅是目前已公布募集信息的地产基金。本报了解到,目前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也在积极筹备首期房地产投资基金。“目前正在和合作伙伴洽谈,还未到成型公布的时候。”深创投总裁李万寿称。
一直以来,国内的房地产开发模式都遵循香港的“全模式”发展,即拿地、开发、销售、再拿地,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而2008年房地产宏观调控和金融危机的双重打压让这一模式的薄弱环节尽显:即如果市场有变化,已有销售项目就会出现回款问题,新启动的项目便会面临资金压力。当时因为土地出让金无法及时补足而被没收定金的情况屡屡发生。
这让在2007年以前因为销售旺盛觉得“不差钱”的房地产企业纷纷探讨稳定的融资途径。
另一方面,2009年房地产行业的“绝地反攻”则让股权投资领域和民间游资都对目前城市化程度低的中国房地产业长期看好。
“这样,企业被政策强化了除银行以外渠道的融资需求,而股权投资也开始愿意进入这一领域。”深创投该人士表示。
实际上,房地产基金一直是国外房地产商开发项目的重要资金来源。
“在美国,是采用‘地产商+基金’的模式,即开发与投资分工细化。”长期研究金融地产的贝塔策略工作室合伙人杜丽虹表示。
据了解,目前房地产基金主要分为房地产投资基金和房地产开发基金。前者可同时参与房地产项目的开发,但更多的是以投资已有的地产物业、在持有中实现增值;而后者则主要专注于房地产项目的开发。
事实上,在国内资金迟迟观望、未给房地产业支持的2008年,早已成熟的外资地产基金则大举进驻。当年6月,恒大地产成功获得来自郑裕彤、美林、德意志等几家共计6亿美元的私募股权基金投资。加上恒大2006年获得美林银行投资1.3亿美元、2007年9月又投资1.3亿美元合作项目,恒大累计获得来自私募股权投资领域的资金支持8.6亿美元。不过,金融危机则带来了外资地产基金的负面影响,受到美欧本土房地产市场的羁绊,一些资金又大规模被动撤出。
1 | 2 |
- 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揭牌 扩大金融资产交易渠道 2010-05-31
- 交行420亿再融资获批 大行再融资疾行 2010-05-31
- 与国开金融公司对接 “皖江城市带”扩展融资渠道 2010-05-28
- 北京地产贷款压力测试 股份制银行承受度低 2010-05-28
- 北京银行通过再融资方案 银行融资规模达5000亿元 2010-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