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
经济观察报 记者 赵娟 2009年初,很多老同事没有想到,李泽刚最先选择了单飞。而李泽刚则笑说,这是选择新的事业机会。
2008年底,A股在经历了一年多的系统性大跌后触底上扬。2009年初,李泽刚辞去了泰达宏利基金经理的工作,成立了北京和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和聚的意思是“和你我智慧,聚资本财富”,李泽刚出任总经理和投资总监。
在阳光化私募中,李泽刚属于绝对的“少壮派”。2002年复旦大学财务管理研究生毕业后便加入当时刚刚成立的泰达宏利基金公司,从研究员做到基金经理,直到离开前,他先后在泰达宏利管理3只共同基金,具有8年投资研究经验。
目前,李泽刚管理的第一只私募产品“和聚1期”按4月底公布的业绩计算,今年以来以21.74%的正收益率稳坐阳光私募收益冠军宝座,也超越了同期所有公募基金。他深知,从公募出来创业,机会只有一次,私募认的是品牌和口碑,业绩是立足的根本。
2009年初,金融危机渐渐平复、国内出台了大规模的经济刺激计划。看到大盘经历了一年多暴跌后面临系统性修复的机会,李泽刚义无反顾的选择了创业,而这比他此前规划的确实早了三五年。
但是,待李泽刚一切手续办完2009年7月份可以建仓时,大盘已经反弹到3200点左右,不过和聚准确地选择了大量下游消费品行业,先是谨慎建仓,8月份大跌后满仓杀入,李泽刚还是迎来了开门红。
他称自己是“草根”投资,大量的时间就是去调研公司,找投资线索,精选个股。比较喜欢可定价成分高、盈利模式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公司。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李泽刚基本摒弃了公募基金资产配置、行业比较这种自上而下去配置的思路,而更钟情于个股挖掘。
“还有什么比发现Tenbagger(能涨10倍的股票)更让投资者动心的?”今年初他撰文《惊羡——寻找10倍股票的秘密》。李泽刚给出的黑马股的共同特质则是:“轻资产”、“竞争性的蓝海领域”和“高毛利、高杠杆的现金流”。
他认为,私募的排名并不重要,首先是为客户收益做好安全垫,再去思考方向,一方面要判断趋势,另一方面要找到好的标底,这和做公募基金“市场好满仓再说”的思路相差千里。
1 | 2 |
- 李泽刚:通胀已来临 房地产泡沫最大 2009-12-08